[1] |
徐春春, 纪龙, 陈中督, 等. 2023年我国水稻产业形势分析及2024年展望[J]. 中国稻米, 2024, 30(2):1-4.
|
[2] |
XIE X B, SHAN S L, WANG Y M, et al. Dense planting with reducing nitrogen rate increased grain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in two hybrid rice varieties across two light conditions[J]. Field Crops Research, 2019, 24:24-32.
|
[3] |
张静宇, 周宏. 全程机械化背景下水稻生产环节劳动力与机械的替代弹性分析——基于江苏省水稻种植户调查数据[J]. 南方农业学报, 2019, 50(2):432-438.
|
[4] |
徐峰, 刘德普, 彭俊明, 等. 南方双季稻栽植机械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和关键技术措施[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3, 44(2):1-7.
|
[5] |
游修龄. 中国稻作史[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5.
|
[6] |
作者(不详). 几年来我国水稻插秧机试验研究工作的伟大成就[J]. 农业机械学报, 1960, 4(2):70-79.
|
[7] |
作者(不详). 我国水稻插秧机的发展和现状[J]. 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1975(1):1-45.
|
[8] |
袁仁进. 水稻插秧机增产经验的初步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1961(5):44-46.
|
[9] |
应伟杰, 王亚梁, 朱德峰. 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24, 30(4):12-16.
|
[10] |
汪金营. 水稻播收机械操作与维修[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
[11] |
秦龙, 徐启来, 沈阳, 等. 钵苗机插水稻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7):38-41.
|
[12] |
吴春友. 谈水稻的机械化插秧及育秧技术的发展[J].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 2017, 29(3):39.
|
[13] |
朱海彬. 播种量、秧龄和基质对中浙优1号工厂化育秧的影响[J].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1, 17(4):226-230.
|
[14] |
周丽瑶, 吴军, 龚克成, 等. 水稻机插及基质育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8, 24(1):20-23.
|
[15] |
王晶英, 赵萍, 李金峰. 水稻代用基质育苗简介[J].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6(6):31-33.
|
[16] |
冯茂凡. 农机农艺融合的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经验及完善措施[J]. 乡村科技, 2017(18):42-43.
|
[17] |
杨林. 水稻机插秧水育旱管育秧技术[J]. 南方农业, 2015, 9(19):20-21.
|
[18] |
古幸福, 陈文佳, 叶玉平, 等. 水稻机械化插秧及其配套育秧技术[J]. 广东农业科学, 2006(6):15-16.
|
[19] |
顾继朴. 浅谈水稻机插秧技术措施[J]. 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 2010, 16(8):60.
|
[20] |
郭九林. 水稻机插软盘细土育秧技术[J]. 作物杂志, 2004(3):17-18.
|
[21] |
高萍, 徐明桃. 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中常见技术问题及对策剖析[J]. 现代农业科技, 2007(14):161.
|
[22] |
王立辉, 李秀民, 刘学文, 等. 水稻新基质(稻壳)旱育秧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08(7):17.
|
[23] |
陈浩萍, 费士敏, 李新宇, 等. 机插水稻全程机械化育秧技术研究[J]. 江苏农机化, 2018(4):19-20.
|
[24] |
刘少龙. 水稻工厂化基质育秧及机插秧技术[J]. 云南农业, 2017(4):23-24.
|
[25] |
周正权, 赵刚, 赵丽丽, 等. 不同轻简栽培方式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5, 21(3):53-56.
|
[26] |
夏倩倩, 张文毅, 纪要, 等. 我国机械抛秧技术与装备的研究现状及趋势[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9, 40(6):201-208.
|
[27] |
金炯官. 水稻钵苗抛插机的研制[J]. 延边农学院学报, 1990(1):1-7.
|
[28] |
宋建文, 魏文军, 王立臣. 旋转锥盘式水稻抛秧机的试验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1996, 27(suppl1):100-105.
|
[29] |
谷良田, 张宝峰. 水稻抛秧机现状及发展分析[J]. 广西农业机械化, 2023(5):24-29.
|
[30] |
高连兴, 李宝筏, 辛明金. 气力式水稻抛秧装置参数的确定[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1990, 30(1):42-45.
|
[31] |
王继先, 潘兴喆. 2ZP-3型水稻抛秧机的研制[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28(2):192-194.
|
[32] |
王国强. 浅析2zu-6型播秧机性能与推广[J]. 农业技术装备, 2002(1):17-18.
|
[33] |
陈恒高, 田金和, 宋来田. 机械手式水稻抛秧机的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1998, 29(3):49-53.
|
[34] |
朱聪聪, 杨洪建, 管永祥. 江苏水稻钵苗机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9, 25(5):37-41.
|
[35] |
孙继东. 水稻机械化移栽育秧技术的发展[J].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 2000(2):32.
|
[36] |
黄年生, 张洪熙, 戴正元, 等. 水稻无盘抛秧剂对旱育秧苗的综合效应[J]. 江苏农业学报, 2007(6):526-531.
|
[37] |
高翔. 水稻小苗抛寄育秧技术[J]. 农技服务, 1998(3):15-16.
|
[38] |
黄祖亮, 孙佐明, 刘祚法, 等. 晚稻抛栽育秧技术建议[J]. 江西农业科技, 2004(1):22.
|
[39] |
林育炯, 张均华, 胡志华, 等. 我国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5, 21(4):7-13.
|
[40] |
李亿坤. 水稻软盘育秧技术[J]. 新农村, 1994(4):12.
|
[41] |
陈安刚. 水稻水育抛秧育秧技术及管理[J]. 南方农业, 2014, 8(9):15-16.
|
[42] |
罗元新. 早稻地膜旱土育秧技术[J]. 中国稻米, 1997(2):23.
|
[43] |
陈章甫. 二晚抛秧秧苗“三控”育秧技术[J]. 农村百事通, 1999(11):23.
|
[44] |
范友胜. 双季晚稻抛秧软盘育秧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 1997(suppl1):52.
|
[45] |
覃征, 邓楚洪, 谭立斌. 高寒山区水稻抛秧的新型育秧技术[J]. 科技信息, 2009(27):764.
|
[46] |
方绍云. 工厂化大棚简易育秧[J]. 云南农业, 2001(3):13.
|
[47] |
龙胜碧, 张玉梅, 曾涛. 水稻无纺布钵盘育秧栽培在锦屏县的推广应用与探索[J]. 中国农技推广, 2024, 40(3):14-16.
|
[48] |
庄春, 纪力, 陈川, 等. 水稻印刷播种大壮苗机插育秧技术规程[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7):25-26.
|
[49] |
李刚华, 刘正辉, 唐设. 南方水稻机插现状与发展分析[J]. 中国稻米, 2015, 21(5):7-12.
|
[50] |
林育炯, 张均华, 胡继杰, 等. 不同类型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生理特征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8):18-26.
|
[51] |
周为华. 不同基质育秧方式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产量及效益的影响[J].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5):81-83.
|
[52] |
于洪喜, 吴干, 卞春雷, 等. 不同基质育秧对水稻不同秧龄秧苗素质和最终产量的影响[J].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7, 34(5):38-41.
|
[53] |
李洪文. 农业机械化生产学[M]. 2版.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8.
|
[54] |
郝向阳, 梁天锋, 韦善清, 等. 水稻育秧基质理化性状对秧苗品质的影响[J]. 热带作物学报, 2017, 38(6):1 064-1 068.
|
[55] |
钱素菊, 徐冰, 方怀信, 等. 浅析不同育秧方式对秧苗素质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J]. 北方水稻, 2021, 51(6):39-41.
|
[56] |
钱丽君, 李加友, 杨鹏, 等. 秸秆生物质板用于水稻育秧的效果初探[J]. 浙江农业科学, 2019, 60(4):548-549.
|
[57] |
李成坤, 王东阁, 李春泉. 水稻育秧基质的特点与应用效果[J]. 北方水稻, 2018, 48(6):50-52.
|
[58] |
唐继华, 徐士风, 顾祥, 等. 复配育秧基质对水稻生长及籽粒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13):36-38.
|
[59] |
林阿典, 徐强辉, 杨锦标, 等. 泥炭、蛭石与稻田土混配基质对机插秧苗素质及栽插质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2, 28(4):90-94.
|
[60] |
宋世枝, 何世界, 段斌, 等. 水稻泥质法育秧秧苗根部土坨稳定性研究[J]. 河南农业科学, 2014, 43(5):42-43.
|
[61] |
赵兴荣, 张海泉, 华国怀, 等. 水稻塑盘旱育秧机抛特点及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探讨[J].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8(1):30-35.
|
[62] |
周晚来, 王朝云, 易永健, 等. 我国水稻机插育秧发展现状[J]. 中国稻米, 2018, 24(5):11-15.
|
[63] |
覃丽玲, 黄严, 曾永跃, 等. 广西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4, 35(5):283-287.
|
[64] |
周兵, 张晓红, 潘志军, 等. 不同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对双季早稻毯状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 2017, 45(33):26-28.
|
[65] |
孙士武, 董卫东, 赵长海. 机插水稻基质育秧技术初探[J]. 南方农业, 2021, 15(5):12-13.
|
[66] |
姚义, 尹航, 谢成林, 等. 机插水稻不同育秧基质应用效果初探[J]. 中国稻米, 2016, 22(2):68-71.
|
[67] |
江立斌, 张仙平, 王琴霞, 等. 不同基质配比对早稻钵苗机插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3):483-484.
|
[68] |
赖日芳, 郑阿香, 罗昊文, 等. 不同育秧方式对机插香稻秧苗素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0(3):137-141.
|
[69] |
汪向东, 陈再高.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8, 24(1):98-100.
|
[70] |
高红梅. 湖南祁东县水稻有序机抛秧技术应用现状、问题与建议[J]. 农业工程技术, 2024, 44(19):76-77.
|
[71] |
宋晓华, 刘秋员, 段斌. 水稻抛植苗“泥质法”育秧优势机理研究综述[J]. 中国稻米, 2012, 22(3):14-16.
|
[72] |
巢英, 王慰亲, 郑华斌, 等. 盖土方式和壮秧剂对水稻有序机抛育秧秧苗素质的影响[J]. 杂交水稻, 2021, 36(5):89-93.
|
[73] |
李长春. 水稻机插秧软盘基质育秧及高产栽培技术[J]. 农业工程技术, 2017, 37(32):47.
|
[74] |
张均华, 黄晶, 徐青山, 等. 水稻无土育秧基质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20, 26(5):40-44.
|
[75] |
张晓钰, 李杰颖, 尹岩, 等. 利用尾矿制备水稻育秧基质的综合效益与市场前景[J].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24, 53(12):22-29.
|
[76] |
罗翔, 曹晓林, 药林桃, 等. 不同育秧基质与营养土配比对大钵体毯状苗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J]. 江西农业学报, 2022, 34(1):9-14.
|
[77] |
李泽华, 马旭, 李秀昊, 等. 水稻栽植机械化技术研究进展[J]. 农业机械学报, 2018, 49(5):1-20.
|
[78] |
贾旋, 宋建农, 王继承, 等. 秧龄和基土比对机插大钵体毯状苗晚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22, 38(12):1-11.
|
[79] |
薛建涛, 李娈, 丛舒敏, 等. 毯苗机插水稻长秧龄壮秧培育途径的探索[J]. 中国稻米, 2022, 28(2):32-37.
|
[80] |
裴海林, 张蕾蕾, 袁存亮, 等. 不同配比水稻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能分析与配比优化研究[J]. 种子科技, 2022, 40(7):5-8.
|
[81] |
纪根学, 章向祝, 刘玉霞, 等. 育秧材料对钵苗机械有序抛栽水稻秧苗素质和大田生长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9):50-53.
|
[82] |
周红海, 朱佰明, 金武昌. 基质育秧对抛秧早稻秧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 2012(2):47-48.
|
[83] |
陈书建. 水稻有序机械化抛秧技术及推广措施探索[J].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3(7):59-61.
|
[84] |
黄活龙, 廖仲维, 余佳佳, 等. 基于带送式定点抛秧的水稻抛秧立苗试验研究[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5, 47(1):205-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