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BOWEN C, LE Y, VICTORIA N, et al. A 30 m terrace mapping in China using Landsat 8 imagery an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based on the Google Earth Engine[J]. Earth System Science Data, 2021, 13(5):2 437-2 456.
|
[2] |
董世杰, 辛良杰, 李升发, 等. 中国梯田撂荒程度及空间格局分异研究[J]. 地理学报, 2023, 78(1):3-15.
|
[3] |
应俊杰, 朱贵平, 杨俞娟, 等. 台州市保护开发梯田助推乡村振兴的几点思考[J]. 中国稻米, 2022, 28(2):106-109.
|
[4] |
陈品, 徐春春, 纪龙, 等. 2024年我国水稻产业形势分析及2025年展望[J]. 中国稻米, 2025, 31(2):1-5.
|
[5] |
纪国成, 秦叶波, 厉宝仙, 等. “浙江好稻米”的品质与生产特点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64(4):804-807.
|
[6] |
应伟杰, 王亚梁, 朱德峰, 等. 水稻机械育插秧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24, 30(4):12-16.
|
[7] |
应俊杰, 余山红, 方辉, 等. 基于植保无人机的农艺融合技术应用与植保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分析[J]. 浙江农业科学, 2024, 65(10):2 259-2 265.
|
[8] |
王亚梁, 朱德峰, 张玉屏, 等. 水稻智能化育秧与杂交稻精准播种机插技术进展[J]. 中国稻米, 2020, 26(5):30-33.
|
[9] |
应俊杰, 项加青, 朱贵平, 等. 不同药剂种子处理对水稻钵苗育秧的影响[J]. 湖北植保, 2022(1):39-42.
|
[10] |
沈宣才, 陈朝兵, 汤学军, 等. 早稻机插育秧种衣剂应用试验初报[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8):1 479-1 481.
|
[11] |
应俊杰, 余山红, 项加青, 等. 不同阶段防治措施对水稻白叶枯病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2, 63(12):2 954-2 956.
|
[12] |
熊敏, 何豪豪, 喻俊杰, 等. 基质黄泥配比对水稻秧苗素质与产量的影响[J]. 智慧农业导刊, 2025, 5(6):43-46.
|
[13] |
王志刚, 秦叶波, 王亚梁, 等. 播种量和育秧方式对籼粳杂交稻甬优1540秧苗素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2, 28(4):95-98.
|
[14] |
纪根学, 章向祝, 刘玉霞, 等. 育秧材料对钵苗机械有序抛栽水稻秧苗素质和大田生长的影响[J]. 农业科技通讯, 2024(9):50-53.
|
[15] |
顾天飞, 唐偲钟, 朱贵平, 等. 两种移栽方式下不同播种期和移栽密度对‘嘉禾优7245’株高与产量性状的影响[J]. 上海农业科技, 2025(2):60-62.
|
[16] |
江立斌, 王志刚, 王琴霞, 等. 连作晚稻不同播期下钵苗摆栽及毯苗机插效果对比[J]. 中国稻米, 2023, 29(6):110-113.
|
[17] |
王宏辉, 张仙平, 王琴霞, 等. 早稻不同播期下钵苗摆栽及毯苗机插对比试验[J]. 浙江农业科学, 2025, 66(2):304-308.
|
[18] |
应俊杰, 朱贵平, 顾天飞, 等. 不同种植方式对双季稻生产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3, 64(2):297-299.
|
[19] |
张仙平, 江立斌, 王琴霞, 等. 不同播期钵苗摆秧机插对早稻的影响[J]. 浙江农业科学, 2021, 62(7):1 281-1 282+1284.
|
[20] |
许剑锋, 纪国成, 应伟杰, 等. 优质早籼稻中组100超高产特征特性分析及关键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 2025, 31(2):102-104.
|
[21] |
夏建明, 蒋其根, 李茂柏, 等. 优质常规粳稻上师大19号的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 2022, 28(6):135-136.
|
[22] |
胡兰, 孙双燕, 曹伟召, 等. 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优质长粒香型软米水稻新品系“上师大19号”[J]. 上海农业学报, 2020, 36(4):1-5.
|
[23] |
原培超, 纪要, 张文毅. 基于无人机平台的有序抛秧装置设计与试验[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25, 46(3):19-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