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洁宇, 何军, 李杜白, 赵树君, 钟韵, 杨鹏, 张宇航, 钟盛建, 赵帆, 马煜, 任志文. 不同栽培方式下缓释肥施用对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2, 28(3): 92-95. |
[2] |
牟静怡, 郭诗梦, 翟文举, 王术, 贾宝艳, 黄元财, 王岩, 王韵, 周婵婵. 移栽密度对北方稻鸭种养模式不同类型粳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1, 27(5): 129-133. |
[3] |
王晓丹,王亚梁,宋文健, 张玉屏,向镜,张义凯,祁军, 陈惠哲*. 施肥方式对机插早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J]. 中国稻米, 2020, 26(4): 77-80. |
[4] |
王文丽1,姜彩霞2,王一斐3,周江明4*,王晓东4. 缓释肥减量施用对春优927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9, 25(1): 97-99. |
[5] |
时佩佩,贺云梅,何爱萍,彭秀荣,杨序春,孙凯文,陈兰金*. 苗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钵苗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8, 24(6): 100-102. |
[6] |
王文青1,庄黎萍2,刘益2,王小虎1,赵品恒1,王强3. 优良食味水稻品种南粳46稻鸭共作模式初探[J]. 中国稻米, 2018, 24(5): 98-102. |
[7] |
薛占奎1,宋松2,陈永萍3,施佳炜1,徐晶晶1,方莉1,胡谷琅1*. 木质素缓释肥不同用量及运筹方式对杂交晚稻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8, 24(2): 28-31. |
[8] |
姚义1,谢成林1*,陆佩玲1,王汝利1,李锦霞2. 扬州市稻田高效种养模式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J]. 中国稻米, 2017, 23(5): 28-31. |
[9] |
刘百龙1,赵世坚2, 陆燕3,钟月英4,毕晓磊4,韦善富1*. 大面积稻鸭共育种养技术[J]. 中国稻米, 2017, 23(3): 85-87. |
[10] |
王坚纲1,许德美1,周燕1,董桂春2*. 稻鸭共作有机稻生产中几个关键问题的技术探讨[J]. 中国稻米, 2016, 22(1): 65-67. |
[11] |
赵胜利,周凯,黄卫群,张星,王业文,李小刚. 缓释肥对机插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5, 21(6): 91-93. |
[12] |
孙会峰1 2, 周胜1 2*, 付子轼1 2, 陈桂发1 2, 邹国燕1 2, 宋祥甫1 2. 秸秆与缓释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5, 21(4): 95-98. |
[13] |
张银贵,李莲,黄奇,李爱国. 稻鸭共作药剂减控技术研究与应用[J]. 中国稻米, 2013, 19(2): 56-57,59. |
[14] |
吴金书;贺长征;刘冬平;赵伯康;邹国民;周铭成 . 机插秧模式在稻鸭共作中的应用与推广[J]. 中国稻米, 2011, 17(2): 51-53. |
[15] |
周华光;梁文勇;刘桂良;许燎原;吴降星;郑许松;徐红星. 稻鸭共育对超级稻田稻飞虱控制和蜘蛛种群数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09, 15(4): 2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