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白美清. 新时期我国大米业的发展趋势与整合提升战略——在“2005中国米业营销战略高峰论坛”上的发言[J]. 中国稻米, 2005, 11(6): 1-3. |
[2] |
程式华;庞乾林. 新时期我国稻米业发展的对策[J]. 中国稻米, 2005, 11(3): 1-3. |
[3] |
张昌礼. 注册集体商标 推进品牌战略[J]. 中国稻米, 2005, 11(2): 3-4. |
[4] |
吴爱国;许莉;夏美珍. “慈菇-晚稻”种植模式的效益和配套技术[J]. 中国稻米, 2005, 11(1): 37-37. |
[5] |
郑军. 民营米业企业的管理[J]. 中国稻米, 2005, 11(1): 41-41. |
[6] |
庞乾林;阮刘青;林海;李西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一号文件)发布——新时期指引我国稻米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J]. 中国稻米, 2004, 10(2): 5-6. |
[7] |
白美清. 新时期我国碾米业的整合提升、走向振兴之路[J]. 中国稻米, 2003, 9(6): 11-13. |
[8] |
周庆军. 实施产业化与名牌战略提高企业经济社会效益[J]. 中国稻米, 2003, 9(6): 14-15. |
[9] |
成庆炎. 新形势下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若干思考——兼谈“非典”引发粮油抢购风的经验与教训[J]. 中国稻米, 2003, 9(5): 25-27. |
[10] |
金连登;朱智伟;许立;陈铭学;施建华. 有机稻米生产的基本技术要素及市场前景浅述[J]. 中国稻米, 2003, 9(5): 39-40. |
[11] |
周国峰. 实施优质稻的产业化开发做大做强粒粒晶米业[J]. 中国稻米, 2002, 8(5): 37-38. |
[12] |
曹筠慧[];孟素君[];高瑞敏[];袁晓华[]. 沿黄稻区推进稻米产业化经营的几点体会[J]. 中国稻米, 2002, 8(4): 37-38. |
[13] |
何庆富;张叶大;叶江富;应婉琴;许智龙;申屠如亭. 依托龙头企业 发展专用早籼 提高种粮效益[J]. 中国稻米, 2002, 8(4): 38-38. |
[14] |
文飞舞;杨广;梁海泉. 中鉴100和中香1号产业化经营实践[J]. 中国稻米, 2002, 8(3): 4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