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董言笑, 周继华, 曹黎明, 孙滨. 上海优质粳稻产业现状及高质量发展对策[J]. 中国稻米, 2022, 28(3): 88-91. |
[2] |
祁军, 简大为, 郑伟, 周海宁, 彭新新, 向镜, 陈惠哲. 伊犁垦区水稻产业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 中国稻米, 2022, 28(2): 100-105. |
[3] |
万克江. 我国水稻生产技术发展与展望[J]. 中国稻米, 2021, 27(4): 50-52. |
[4] |
徐春春, 纪龙, 陈中督, 方福平. 2020年我国水稻产业形势分析及2021年展望[J]. 中国稻米, 2021, 27(2): 1-4. |
[5] |
徐春春,纪龙,陈中督,周锡跃,方福平*. 2019年我国水稻产业形势分析及2020年展望[J]. 中国稻米, 2020, 26(2): 1-4. |
[6] |
刘延刚. 塘崖贡米地理标志及其独特生产技术[J]. 中国稻米, 2020, 26(1): 105-107. |
[7] |
孙瑞建,陈雷,沈翠云,杨桂甲. 日本有机稻米生产营销技术及对洪泽有机稻米产业发展的启示[J]. 中国稻米, 2019, 25(4): 47-50. |
[8] |
张留斌1,张跃东1,尹黎峰1,戴曲文1, 崔照平1,谢国庆2. 丘陵地带有机稻米生产及产业化开发的实践[J]. 中国稻米, 2018, 24(1): 116-118. |
[9] |
王亚梁,朱德峰*,张玉屏,陈惠哲,向镜. 韩国稻作技术创新与转型[J]. 中国稻米, 2017, 23(1): 57-59. |
[10] |
康洪灿, 李国生, 钏兴宽, 王锦艳.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对品种的要求[J]. 中国稻米, 2015, 21(4): 191-192. |
[11] |
刘建萍1, 朱福文2, 周芳2, 邱箭1, 李国林1. 功能稻天丰优紫红的开发应用及绿色生产技术[J]. 中国稻米, 2014, 20(3): 83-85. |
[12] |
黄 涛;吴良欢;贾惠娟;韩科峰;吴建国;石春海. 应用酵素菌肥的有机和传统栽培稻米品质比较研究[J]. 中国稻米, 2009, 15(5): 19-21. |
[13] |
金连登. 我国有机稻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稻米, 2007, 13(3): 1-4. |
[14] |
束汉良[];邹国民[];戎全虎[];何东兵[]. 发展有机农业 提高稻米品位——浅谈镇江发展有机稻米生产的前景与关键技术[J]. 中国稻米, 2006, 12(6): 55-56. |
[15] |
周明镜;彭淑彬. 优质高产香型杂交稻宜香707的特征特性与生产技术[J]. 中国稻米, 2005, 11(6): 15-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