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郝好1 2, 崔永涛2, 钱前2*, 马伯军1, 胡兴明2. 水稻同源异形盒基因的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6, 22(1): 1-9. |
[2] |
江云珠;汤圣祥;余汉勇;杨保军;唐 健* . 利用SSR标记对中国水稻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和品种分类的研究[J]. 中国稻米, 2010, 16(4): 19-24. |
[3] |
谢仁康;杨永春;张文杰;毕永奇;潘良齐 . 麦套稻田杂稻发生特点及防控对策 [J]. 中国稻米, 2009, 15(4): 54-56. |
[4] |
中稻宣. 新闻集锦[J]. 中国稻米, 2009, 15(2): 77-77. |
[5] |
金连登;朱智伟;闵捷. 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推进农业标准化作贡献[J]. 中国稻米, 2005, 11(5): 8-9. |
[6] |
无. 农业部把科技兴粮作为重要战略措施[J]. 中国稻米, 2004, 10(4): 2-3. |
[7] |
无.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香稻米NY/T596-2002 附录A 稻米香味评定法[J]. 中国稻米, 2004, 10(3): 48-49. |
[8] |
无. 农业部确定2004年四大粮食作物中水稻的主推技术及主导品种[J]. 中国稻米, 2004, 10(2): 14-14. |
[9] |
戴书林;陶正龙;李成忠;季忠义. 好品种加上“好包装”沛县稻米香飘上海滩[J]. 中国稻米, 2004, 10(2): 33-33. |
[10] |
无.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香稻米NY/T596-2002[J]. 中国稻米, 2004, 10(2): 51-51. |
[11] |
陈铭学;金连登;朱智伟;许立;施建华. 有机稻米加工的过程控制技术简述[J]. 中国稻米, 2004, 10(1): 50-52. |
[12] |
无. 农业部行业标准:食用籼米NY/T595—2002——附录A 食用籼米和籼糯米质量指数的计算[J]. 中国稻米, 2004, 10(1): 52-53. |
[13] |
无. 农业部行业标准:食用粳米NY/T594—2002[J]. 中国稻米, 2003, 9(5): 41-42. |
[14] |
无. 农业部行业标准 食用粳米NY/T594—2002[J]. 中国稻米, 2003, 9(4): 41-42. |
[15] |
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糙米GB/T 18810——2002[J]. 中国稻米, 2003, 9(3): 4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