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正炜1, 陈秀1,2, 沈慧梅1,黄世文3*. 我国稻曲病分级标准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 中国稻米, 2020, 26(4): 18-21. |
[2] |
谢子正1,赵帅锋2,许渭根1,黄世文3*. 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病情分级标准研究[J]. 中国稻米, 2018, 24(1): 64-67. |
[3] |
中稻宣. 新闻集锦[J]. 中国稻米, 2009, 15(2): 77-77. |
[4] |
杨一峰;章跃富;胡官军. 稻小球菌核病分级标准和为害损失率的测定[J]. 中国稻米, 2008, 14(2): 71-72. |
[5] |
金连登;朱智伟;闵捷. 积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推进农业标准化作贡献[J]. 中国稻米, 2005, 11(5): 8-9. |
[6] |
无. 农业部把科技兴粮作为重要战略措施[J]. 中国稻米, 2004, 10(4): 2-3. |
[7] |
无.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香稻米NY/T596-2002 附录A 稻米香味评定法[J]. 中国稻米, 2004, 10(3): 48-49. |
[8] |
无. 农业部确定2004年四大粮食作物中水稻的主推技术及主导品种[J]. 中国稻米, 2004, 10(2): 14-14. |
[9] |
无.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行业标准香稻米NY/T596-2002[J]. 中国稻米, 2004, 10(2): 51-51. |
[10] |
马丙春. 大米加工增碎的可能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J]. 中国稻米, 2004, 10(1): 40-41. |
[11] |
无. 农业部行业标准食用籼米NY/T 595-2002[J]. 中国稻米, 2003, 9(6): 43-44. |
[12] |
无. 农业部行业标准:食用粳米NY/T594—2002[J]. 中国稻米, 2003, 9(5): 41-42. |
[13] |
无. 农业部行业标准 食用粳米NY/T594—2002[J]. 中国稻米, 2003, 9(4): 41-42. |
[14] |
黄濒仪. 台湾地区因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稻米政策调整[J]. 中国稻米, 2003, 9(3): 9-11. |
[15] |
无. 农业部行业标准: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02—附录A 食用稻质量指数的计算评论推荐[J]. 中国稻米, 2003, 9(2): 43-4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