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米 ›› 2013, Vol. 19 ›› Issue (4): 159-159.DOI:

• 综合信息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深耘施穗肥方式对水稻土壤酶活性及其产量的影响(摘要)

  1. 河南农业大学 河南粮食作物协同创新中心 水稻河南省工程实验室 农业部黄淮海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2
  • 出版日期:2013-07-20 发布日期:2013-07-20
  • 通讯作者: 赵全志
  • Online:2013-07-20 Published:2013-07-20

摘要: 为探明不同深耘施穗肥方式对水稻土壤酶活性以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通过在水稻倒4叶期设置平作撒施、深耘撒施、深耘深施3个氮素穗肥处理,对拔节期、孕穗期和灌浆期土壤蔗糖转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平作撒施相比,深耘施穗肥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酶的活性,其中以深耘深施处理的增强作用最明显。不同深耘施穗肥处理均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中以深耘深施肥措施最好,且达到显著水平。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受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千粒重>每穗粒数>结实率>实际产量>有效穗数;土壤酶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脲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转化酶,其中脲酶、过氧化氢酶与千粒重、每穗粒数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因此,水稻生育中期可通过深耘处理改变土壤理化性状,改善稻田土壤生态环境,增强土壤酶活性,进而提高土壤养分的转化和有效性,最终提高水稻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