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香禾是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特有的地方品种,其蛋白质和人体必需赖氨酸含量都超过一般优质稻米,并具有气味香醇、糯而不腻、营养丰富、口感极好等特点,素有“一家蒸饭满寨香”的美誉,被称为“糯中之王”,是一种宝贵而独特的种质资源,对冷、阴、烂、锈田的适应性强,老百姓习惯采用禾-鱼-鸭共生模式生产。为探索禾、鱼、鸭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立体高效种养模式,在黔东南州从江县高增乡开展香禾、鱼、鸭立体高效种养技术田间试验。选择香禾品种苟岑告,“日”字型鱼坑设计,采用种植密度、有机肥用量(沼液)和鱼、鸭投放数量的4因素5水平的旋转回归试验,得出香禾的种植密度为1.25万穴/667 m2(穴栽3粒香禾苗),栽香禾苗后5 d放8 cm长的鱼45尾,栽香禾苗后10 d放雏鸭15~18只的模式最佳。每667 m2产香禾310 kg、产鱼28 kg、产鸭16只,产值5 640元。经统计分析,养鱼鸭禾田中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率,比不养鱼鸭禾田降低50%,每667 m2节约生物制剂开支40~50元,少追施有机肥(沼液)50~6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