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牟静怡, 郭诗梦, 翟文举, 王术, 贾宝艳, 黄元财, 王岩, 王韵, 周婵婵. 移栽密度对北方稻鸭种养模式不同类型粳稻产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1, 27(5): 129-133. |
[2] |
代贵金, 于广星, 刘宪平, 陈盈, 宫殿凯, 王彦荣, 王之旭. 氮肥用量和栽插密度对杂交粳稻辽优5206生长与产量性状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1, 27(3): 89-93. |
[3] |
胡继杰, 房玉伟, 陈孝赏, 刘守坎. 浙江台州地区早籼稻产量与干物质生产特征研究[J]. 中国稻米, 2021, 27(3): 98-102. |
[4] |
张城, 张雪, 陈亚君, 丁芬, 苏玉安, 李春凯, 王彦荣, 李跃东. 肥密处理对优质杂交粳稻粳优653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1, 27(1): 89-94. |
[5] |
曹应江#,游书梅#,蒋开锋,张涛,杨莉,杨乾华,秦俭,李庚觅,郭小蛟,万先齐,罗婧,李昭祥,高磊,唐彬,郑家. 香型优质水稻三系不育系德香074A产量性状配合力分析[J]. 中国稻米, 2020, 26(3): 84-87. |
[6] |
张军1,王爱华1,方书亮1,裘实2,周冬冬1,刘忠红1. 氮肥与穴苗数对机插优质稻南粳9108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0, 26(1): 84-88. |
[7] |
王鹏,吴云艳. 生物菌肥对丹东地区水稻产量性状和品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9, 25(2): 86-88. |
[8] |
高世伟1,聂守军1*,史淑春1,刘晴1,刘宇强1,常汇琳1,谢树鹏1,熊琰2. 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水稻产量性状分析[J]. 中国稻米, 2016, 22(5): 44-47. |
[9] |
聂守军1,高世伟1,刘晴1,刘宇强1,刘宝海1,景玉良1,隋喜友2. 黑龙江省香稻品种现状分析[J]. 中国稻米, 2015, 21(6): 58-61. |
[10] |
陈春燕12, 李晓12*, 杜兴端12. 四川省水稻主导品种性状分析及对水稻育种的展望[J]. 中国稻米, 2015, 21(2): 4-7. |
[11] |
冯伟东1,王兴盛1,王晓娟2,刘红3,俞宏彪4,马生春4. 水稻插秧栽培丛苗数精确定量研究[J]. 中国稻米, 2013, 19(6): 54-57. |
[12] |
李瑾, 龚晓春, 孙达. 单季晚粳稻机械化插秧密度、丛苗数与施氮量对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1, 17(5): 53-56. |
[13] |
李 瑾1,范文俊1,陈世荣2,李金泉3. 沼液在单季晚粳稻中的施用技术研究[J]. 中国稻米, 2011, 17(4): 39-41. |
[14] |
杨丽敏;陈书强*;孙海正;赵海新 . 稀播壮秧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 [J]. 中国稻米, 2010, 16(3): 21-22. |
[15] |
刘宝海. 冷水胁迫下黑龙江水稻品种产量性状的主成分分析[J]. 中国稻米, 2009, 15(5): 45-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