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宗泽1,王奇1,马金才2,马文礼1,殷延勃3. 不同水稻拌种剂对宁夏引黄灌区直播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7, 23(5): 73-76. |
[2] |
方升亮,单双吕,张恒栋,曹放波,陈佳娜,范龙, 赵春容,王玉梅,周雪峰,黄敏, 邹应斌*. 单本密植机插杂交晚稻产量形成特点研究
[J]. 中国稻米, 2017, 23(4): 20-25. |
[3] |
徐金仁1,2,邬小胜2,3. 杂交晚稻新组合五丰优105的选育与应用[J]. 中国稻米, 2017, 23(1): 100-101,103. |
[4] |
张启武,陈兰. 甬优系列杂交晚稻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探讨[J]. 中国稻米, 2016, 22(S1): 41-42. |
[5] |
蒋敏1,2,李爱宏1,2,张小祥1,2,吴政1,2,潘存红1,2,肖宁1,2,李育红1,2,黄年生1,2*. 超级稻扬粳4227机插秧壮秧培育技术[J]. 中国稻米, 2016, 22(6): 86-89. |
[6] |
阮晓亮1,石建尧1,陆永法2, 陈叶平3,怀燕3,李燕1. 浙江省籼粳杂交晚稻品种发展与展望[J]. 中国稻米, 2016, 22(4): 8-12. |
[7] |
张伟梅1,禹盛苗2,马瑞芳1,张典勇1. 不同播期对天优8012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6, 22(2): 75-77. |
[8] |
王丹英1, 应云卉2, 徐春梅1, 陈松1, 章秀福1. 水稻种子包衣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 中国稻米, 2012, 18(5): 20-24,29. |
[9] |
杨远柱*, 符辰建, 胡小淳, 秦鹏, 张章, 刘延斌, 宋永帮. 华南感光型杂交晚籼新组合陵两优472的选育与应用[J]. 中国稻米, 2012, 18(5): 73-75. |
[10] |
邓聚成1, 李雄1, 杨立生1, 郑冬梅1, 张春生2, 何新刚1. 晚杂组合五丰优T025高产制种关键技术[J]. 中国稻米, 2012, 18(4): 55-56. |
[11] |
邱在辉;杨正威;唐 犁;吴斯骏;张爱武;杨启生;张善华* . 优质高产杂交晚籼稻新组合赣6优8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J]. 中国稻米, 2011, 17(2): 69-69,72. |
[12] |
于海富;陈晓阳;杨长登;李西明;蒋梅巧 . 优质高产抗病早熟杂交晚稻新组合协优中1号选育及应用 [J]. 中国稻米, 2010, 16(4): 50-52. |
[13] |
胡良元;马国辉*;万宜珍;阳章英;罗金梅;金义武;汤海涛;;许文燕. 史丹利不同品种水稻专用肥料对超级稻丰源优299经济性状、产量和效益研究 [J]. 中国稻米, 2010, 16(4): 69-71. |
[14] |
王东有[];李森源[];张起新[];张庆彪[];戴利民[];王远金[];彭福传[];黎晓明[]. 优质高产杂交晚稻新组合中优洲481的选育及栽培制种技术要点[J]. 中国稻米, 2008, 14(4): 41-42. |
[15] |
唐三定. 杂交晚稻免耕抛栽低产原因及高产措施[J]. 中国稻米, 2007, 13(2): 53-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