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庞乾林, 李红英, 林海, 阮刘青, 徐春春, 鄂志国, 钱前. 唯有稻花最国色,谷熟时节香全球(附水稻与花诗词集萃)[J]. 中国稻米, 2022, 28(2): 110-116. |
[2] |
张琴. 杂交水稻种业“走出去”的成功探索与发展趋势[J]. 中国稻米, 2021, 27(4): 104-106. |
[3] |
竭润生, 徐富贤. 我国粮食生产近况及其发展策略[J]. 中国稻米, 2012, 18(3): 28-31. |
[4] |
朱德峰, 张玉屏, 陈惠哲. 2011年国内外水稻产业及技术发展概述[J]. 中国稻米, 2012, 18(1): 15-18. |
[5] |
赵俊龙 . 确保如皋市粮食安全的对策建议[J]. 中国稻米, 2009, 15(2): 70-73. |
[6] |
中稻宣. 新闻集锦[J]. 中国稻米, 2009, 15(2): 77-77. |
[7] |
梅松[];吴鹤年[]. 稻田里的“超级梦想”——记破水稻世界单产纪录的我国水稻育种制种专家刘文炳研究员[J]. 中国稻米, 2006, 12(6): 57-58. |
[8] |
黄叶[];蔡湘华[];曾孟田[];孙新华[]. 益阳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与措施[J]. 中国稻米, 2005, 11(5): 50-51. |
[9] |
周永亮;范浩定;王锡金. 发展绍兴粮食生产的对策[J]. 中国稻米, 2005, 11(3): 47-48. |
[10] |
李克勤. 扩大复种面积 发挥双季水稻生产优势[J]. 中国稻米, 2005, 11(2): 1-2. |
[11] |
冯忠民;张兴平;吕芳;丁新法. 水稻田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特殊功能[J]. 中国稻米, 2005, 11(2): 5-6. |
[12] |
王瑞元. 稻米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大有可为[J]. 中国稻米, 2005, 11(1): 8-9. |
[13] |
李华[];朱德峰[]. 韩国省工高效稻作技术的发展[J]. 中国稻米, 2005, 11(1): 49-50. |
[14] |
无. 我国隆重举行2004世界粮食日·国际稻米年活动[J]. 中国稻米, 2004, 10(6): 4-5. |
[15] |
杜青林. 着力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J]. 中国稻米, 2004, 10(6):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