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富贤, 袁驰, 王学春, 韩冬, 廖爽, 张志勇, 陈琨, 曾世清, 谢戎, 周兴兵, 曾正明, 张林, 杨波, 蒋鹏. 四川盆地东南部杂交中稻开花期高温伤害的风险预测[J]. 中国稻米, 2021, 27(3): 83-88. |
[2] |
周兵. 不同栽培模式对沿江平原双季稻周年产量效益和资源利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0, 26(4): 72-76. |
[3] |
徐富贤1,2,周兴兵2,张林1,2,蒋鹏1,2,刘茂1,2,郭晓艺1,2,朱永川1,2, 熊洪1,2. 不同杂交中稻品种开花期耐高温性鉴定[J]. 中国稻米, 2020, 26(1): 41-45. |
[4] |
周兴兵1,刘茂1,张力2,蒋鹏1,张林1,郭晓艺1, 朱永川1, 熊洪1,徐富贤1*. 稻田养鱼模式下减量施氮对杂交中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0, 26(1): 80-83. |
[5] |
蒋鹏1, 徐富贤1,2*,刘茂1,熊洪1,张林1,朱永川1,周兴兵1,郭晓艺1. 不同生物农药对杂交中稻齐穗期螟虫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9, 25(6): 95-97. |
[6] |
徐富贤1,2,徐麟3,周兴兵2,张林1,2,蒋鹏1,2,刘茂1,2,郭晓艺1,2,朱永川1,2,熊洪1,2. 深水灌溉条件下杂交中稻品种比较研究[J]. 中国稻米, 2019, 25(5): 93-94. |
[7] |
孙建权#,殷春渊#,王书玉*, 刘贺梅,胡秀明, 王和乐,田芳慧,马朝阳,张栩,张瑞平. 浅谈华北水稻直播种植关键技术[J]. 中国稻米, 2019, 25(3): 125-128. |
[8] |
徐富贤,周兴兵,张林,蒋鹏,熊洪,郭晓艺,朱永川,刘茂. 杂交中稻结实率与开花期气候条件关系及其耐高温组合的库源特征[J]. 中国稻米, 2019, 25(1): 34-39. |
[9] |
徐富贤,周兴兵,刘茂,蒋鹏,张林,郭晓艺,朱永川,熊洪. 品种、栽培方式与气象因子对稻米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8, 24(4): 45-49. |
[10] |
徐富贤1,2,蒋鹏1,张林1,2,熊洪1,2*,周兴兵1,朱永川1,刘茂1,郭晓艺1. 杂交中稻分蘖期干旱对产量的影响及其缓解技术研究[J]. 中国稻米, 2017, 23(6): 57-59. |
[11] |
徐富贤1,2,熊洪1,2,谢树果3,竭润生3,张林1,2,朱永川1,2,郭晓艺1,2,刘茂1,2,周兴兵1,2,蒋鹏1,2. 冬水田杂交中稻直播高产配套技术[J]. 中国稻米, 2017, 23(5): 94-98. |
[12] |
徐富贤,刘茂,张林,周兴兵,朱永川,郭晓艺,蒋鹏,熊洪. 西南区不同地域杂交中稻的地力产量对氮高效施用量及其农学利用率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7, 23(4): 44-49. |
[13] |
杜斌1,2,邢丹英1,2*,徐建龙1,2,3,李旭升1,陈火云1,王加冕1, 欧小雪1. 不同栽培措施对丰两优香1号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J]. 中国稻米, 2017, 23(3): 92-94. |
[14] |
徐富贤1,2,张林1,2,熊洪1,2,周兴兵1,2,蒋鹏1,2,朱永川1,2,郭晓艺1,2,刘茂1,2. 不同栽培方式对杂交中稻产量及冬水田肥力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7, 23(2): 27-31. |
[15] |
晏军1,2,吴启侠1,2,朱建强1,2*,徐笑笑1,张露萍1. 拔节期杂交中稻对淹水胁迫的响应及指示性指标探讨[J]. 中国稻米, 2017, 23(1): 17-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