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杰1,2,杨洪建1,邓建平1. 江苏水稻生产现状和新形势下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对策[J]. 中国稻米, 2017, 23(2): 41-44. |
[2] |
王秋菊;来永才 . 试论黑龙江省水稻生产与水资源持续利用的对策与建议 [J]. 中国稻米, 2010, 16(4): 25-28. |
[3] |
陈先茂;秦厚国;彭春瑞;张国光;杨 震 . 稻糠替代化学除草剂控制早稻田杂草的试验初报 [J]. 中国稻米, 2010, 16(3): 39-40. |
[4] |
张卫星[;];朱德峰[]. 欧洲水稻生产系统及其发展策略[J]. 中国稻米, 2007, 13(2): 24-27. |
[5] |
吴建富;潘晓华.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在生产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J]. 中国稻米, 2005, 11(5): 34-35. |
[6] |
孙敬东[];冯太勤[];陈俊才[];肖跃成[];黄秀芳[];周有炎[]. 粳稻麦茬留高桩免耕塑盘抛栽技术[J]. 中国稻米, 2005, 11(5): 36-36,43. |
[7] |
黄叶[];蔡湘华[];曾孟田[];孙新华[]. 益阳市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与措施[J]. 中国稻米, 2005, 11(5): 50-51. |
[8] |
冯忠民;张兴平;吕芳;丁新法. 水稻田在农业环境保护中的特殊功能[J]. 中国稻米, 2005, 11(2): 5-6. |
[9] |
陈冬林[];邓小华[]. 提高冷浸田再生稻产量的途径[J]. 中国稻米, 2005, 11(2): 24-25. |
[10] |
无. 我国隆重举行2004世界粮食日·国际稻米年活动[J]. 中国稻米, 2004, 10(6): 4-5. |
[11] |
凌启鸿. 论水稻生产在我国南方经济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不可替代作用[J]. 中国稻米, 2004, 10(1): 5-8. |
[12] |
谢仁康 . 水稻机械化旱直条播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 2001, 7(1): 31-31. |
[13] |
黄发松. 优质稻米生产集约持续发展的保证:建好基地 壮大龙头企业[J]. 中国稻米, 2000, 6(5): 5-6. |
[14] |
朱明泉[];虞轶俊[];王植杏[]. 单季直稻稻田杂草发生特点与防除技术[J]. 中国稻米, 1998, 4(6): 19-20. |
[15] |
金昭植. 推广防范冷害技术 持续发展延边水稻生产[J]. 中国稻米, 1998, 4(3): 3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