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米 ›› 2013, Vol. 19 ›› Issue (4): 139-139.DOI:

• 综合信息 • 上一篇    下一篇

籼、粳超级稻生产力及其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摘要)

  1. 扬州大学 农业部长江流域稻作技术创新中心 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 扬州 225009
  • 出版日期:2013-07-20 发布日期:2013-07-20
  • 通讯作者: 张洪程
  • Online:2013-07-20 Published:2013-07-20

摘要: 追求高产更高产是稻作研究与发展的永恒主题。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因土地资源的贫乏和水资源的严重不足,已基本不可能再增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成为增加水稻总产量的主要途径。为实现这一目标,各级政府和科研工作者提出了种种设想与途径,如“高产创建”、“粮丰工程”、“超级稻”等。通过行政、科研、推广等相关单位的齐心协作,中国超级稻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至2013年我国审定的超级稻品种已达101个之多。其中,籼型超级稻以杂交稻为主,粳型超级稻全部为常规稻,因此开展高产栽培条件下常规粳型超级稻与超级杂交籼稻群体综合生产力与产量形成的生态生理特征的系统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生产实践价值。为此,本研究立足苏中地区,在稻麦(油)两熟籼、粳同季兼作条件下,选用能安全齐穗成熟和充分利用当地温光资源的偏迟熟高产当家籼、粳超级稻品种(中熟中籼和早熟晚粳)为试验材料,并配套高产栽培管理措施,以充分发挥其产量水平。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两种类型品种产量形成机制与生态生理特征的差异,阐明粳稻的生育优势和高产机理,以期为超级稻品种的合理利用以及增产潜力的挖掘提供依据。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粳稻的基本特性与生产优势为:(1)综合生产力高。粳稻不仅产量高、品质优、效益好,而且生育安全性好,有利于推行轻简化、机械化种植。(2)气候生态优势。粳稻对低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利于适当推迟抽穗结实,延长灌浆结实期与全生育期,增加对秋末温光资源的利用。(3)群体生理优势。粳稻群体茎蘖、叶面积、干物质生产、氮素积累、籽粒灌浆动态合理,群体株型优化、源库协调,生育后期仍保持强劲生长势,表现为灌浆充实量大、结实率高。(4)安全支撑优势。粳稻茎秆粗壮,根系强健,功能叶光合时间长,后期不早衰,耐肥抗倒,利于稳定高产。这些可为江苏稻区以及同类生态稻区乃至整个南方适粳区实施新一轮的“籼改粳”提供参考。但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还应切合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坚持“宜粳则粳、宜籼则籼”。此外,“籼改粳”还存在粳稻品种耐热性不强、农资投入大、环境污染重、抗病虫性差、储备技术不足、生产习惯不符、部分地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落后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攻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