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王兴为, 王志成. 秸秆还田与深施氮肥对水稻叶片生理特征、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3, 29(4): 59-65. |
[2] |
赫兵, 李超, 严永峰, 刘月月, 赫靖淇, 于天华, 王帅, 陈殿元, 严光彬. 水稻秸秆秋季水耙浆还田对土壤及水稻性状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3, 29(4): 66-71. |
[3] |
韩丽君, 谢昊, 薛张逸, 严管钰彤, 顾骏飞. 秸秆快腐剂对水稻产量和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2, 28(3): 20-25. |
[4] |
曹正男, 赵振东, 张海龙, 宁晓海, 欧阳由男, 曹立勇. 黑龙江省水稻秸秆还田现状及展望[J]. 中国稻米, 2022, 28(2): 20-23. |
[5] |
刘月月, 郑浣彤, 程兆伟, 耿艳秋, 邵玺文, 郭丽颖, 袁晴欣, 朱立群, 苏宇扬, 徐佳睿, 袁翊新, 张琦. 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东北粳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1, 27(6): 20-27. |
[6] |
周文涛, 毛燕, 唐志伟, 吴建军, 许定义, 傅志强. 长期定位试验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1, 27(5): 45-49. |
[7] |
吴晶晶, 张斯梅, 顾东祥, 顾克军. 稻麦周年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1, 27(5): 79-83. |
[8] |
王子阳, 陈婉华, 袁伟, 周正萍, 刘世平. 长期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1, 27(3): 17-21. |
[9] |
杨松1#,贾一磊1#,王进友1,高雯雯1,邵铭泉2. 毯苗机插水稻稀播长秧龄农机与农艺相配套技术研究[J]. 中国稻米, 2020, 26(2): 73-76. |
[10] |
李贵勇1#,朱海平1#,夏琼梅1,龙瑞平1,邓安凤1,叶进华2,候永顺3,杨从党1*. 云南机插籼稻品种产量潜力分析[J]. 中国稻米, 2020, 26(1): 54-56. |
[11] |
苏卫1,冯跃华1,2*,许桂玲1,管正策1,欧达1,张佳凤1,王玲莉1,陈勇1. 秸秆还田与施氮量对杂交籼稻氮素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9, 25(3): 60-64. |
[12] |
付雪蛟,吕小红,马畅,李春泉,韩峰,付立东*. 稻田养蟹绿色生产技术规程[J]. 中国稻米, 2019, 25(3): 122-124. |
[13] |
姚如男,陶卫,李成业,周琦,邓有能,唐利忠,王霈*,雷干农*. 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氮肥运筹对晚稻产量和土壤化学及微生物特性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9, 25(1): 53-57. |
[14] |
张留斌1,张跃东1,尹黎峰1,戴曲文1, 崔照平1,谢国庆2. 丘陵地带有机稻米生产及产业化开发的实践[J]. 中国稻米, 2018, 24(1): 116-118. |
[15] |
郭志刚,韦杏花,沈补根. 水稻均衡营养肥对杂交稻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养分吸收特性[J]. 中国稻米, 2017, 23(5): 5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