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米 ›› 2014, Vol. 20 ›› Issue (5): 93-93.DOI:

• 综合信息 • 上一篇    

信息集锦

  • 出版日期:2014-09-20 发布日期:2014-09-20
  • Online:2014-09-20 Published:2014-09-20

摘要: ●2014年全国早稻产量略低于2013年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早稻总产量3 401.0万t,比2013年减产12.5万t,下降0.4%。2014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579.5万hm2,比2013年减少0.94万hm2,下降0.2%;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391.3 kg/667 m2,比2013年减少0.8 kg/667 m2,下降0.2%。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黄加才说,近几年全国早稻播种面积一直稳定在580.0万hm2左右,湖北、湖南两省通过政策推动,压单扩双使早稻播种面积增加较多,基本抵消了其他早稻产区播种面积下降的影响,使全国早稻面积保持基本稳定。为鼓励早稻生产,减轻“倒春寒”对早稻生产的影响,2014年中央财政下达4亿元专项资金扶持早稻集中育秧,全国采取集中育秧播种的早稻面积达到167.0万hm2,机械插秧面积达到134.0万hm2。黄加才说,这些措施不仅有利于早稻壮苗,而且有效抵御了部分地区不利天气的影响。
●全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工作会议召开   2014年8月22日,全国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工作座谈会在哈尔滨召开,会议总结了2013年以来超级稻发展取得的成效与经验。2013年取得的成效有:一是在新材料新品种、分子育种研究、配套栽培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新成果。各研究单位共创制不育系17个、恢复系29个,育成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品种55个。南京农业大学和中国农科院作科所研究发现了调控植物分枝(蘖)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超级稻研究与推广共获得省级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2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获得专利21项,获得植物新品种保护权25个,制定地方标准4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93篇,其中SCI论文29篇。二是超级稻推广取得新突破,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示范推广面积达到873.3万hm2,约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29.1%。其中,推广面积20.0万hm2以上的超级稻品种有9个,推广面积329.2万hm2。2013年,超级稻龙粳31的推广面积达到了113.3万hm2。多个超级稻组合和配套栽培技术第2年在多点上单产超过900 kg/667 m2,超级稻第三期产量目标基本实现。2013年,101个经农业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平均单产达到578.9 kg/667 m2,增产63.1 kg/667 m2,增产10.9%;全年共增产稻谷89.0亿kg,增加经济效益249.2亿元。
●我科学家揭示CRISPR/Cas系统在水稻中产生突变的机制   日前,国际学术期刊《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表了我国科学家有关CRISPR/Cas研究新进展的论文。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研究团队揭示了CRISPR/Cas系统在水稻中产生突变的机制。该研究表明,CRISPR/Cas9系统可实现对水稻特定基因的高效、可稳定遗传的及特异性的定点突变。这项研究成果为CRISPR/Cas9系统在水稻中的稳定应用及进一步应用该技术提高水稻产量、抗性及品质等提供了理论基础。
●科学家给水稻根系做“磁共振”   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技术生物所和强磁场科学中心共同合作,在世界上首次利用造影剂加磁共振成像技术实现水稻根系无损检测,为植物根系全生长周期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的新方法。传统的根系研究方法须将稻秧从田中拔出,采样破坏性大、工作量大、准确性较低。磁共振成像作为一种在医学上广泛应用的成像技术,具有无损检测和分辨率较高等优点。科研人员利用强磁场科学中心高场强成像装置,为植物根系全生育期成像找到了一个更加优越的研究平台。技术生物所吴跃进研究员告诉记者,新技术实现水稻根系无损检测,可全方位观察水稻根系对营养的吸收状况,有望在水稻基因表形鉴定和新品种选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国南方水稻病虫发生程度重于常年   从农业部获悉,受天气因素影响,当前我国南方水稻重大病虫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和常年,呈现出三大特征。一是流行性病害扩展速度快。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长江中下游稻区稻瘟病累计发生面积247.8万hm2,同比增加17.7%。湖南、江西、湖北等部分中稻病叶率达10%以上;江苏、浙江等长江中下游单季稻区发生程度为近十年最重。纹枯病大部稻区偏重发生。二是迁飞性害虫呈前轻后重态势。受6月份以来持续大量迁入影响,江南、长江中下游稻区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发生面积、密度急剧上升,部分地区(如湖南)发生程度为2008年以来最重。三是钻蛀性害虫陆续发生。江南和长江中游稻区水稻螟虫累计发生面积1 020.0万hm2次。当前南方中晚稻正处于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重大病虫发生防控的关键时期,针对中晚稻重大病虫重发形势,农业部门指导各地扎实开展“防病治虫夺秋粮丰收行动”,坚决遏制病虫暴发危害。通过及时动员部署、加强监测预警、推进统防统治、开展督导检查等工作,加大“虫口夺粮”力度,全力争取秋粮获得好收成。据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测报网监测,截至目前,全国水稻重大病虫累计防治面积4 820.0万hm2,占应防面积的94.5%,中晚稻重大病虫重发势头得到了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