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米 ›› 2025, Vol. 31 ›› Issue (3): 95-99.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25.03.0015
周宇尘1, 李润景2, 卢椰子2, 储玉2, 周宇杰3,*(), 蒋楠2,*(
)
ZHOU Yuchen1, LI Runjing2, LU Yezi2, CHU Yu2, ZHOU Yujie3,*(), JIANG Nan2,*(
)
摘要:
水稻是我国2/3以上人口的主粮。由黄单胞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ae)侵染引起的水稻白叶枯病在我国逐年加重。随着轻简化栽培技术及新品种的持续推广,加上水稻白叶枯病菌毒性变异等原因,白叶枯病高效防控面临新挑战。为了揭示不同播期下水稻白叶枯病发生规律,更好预防和控制白叶枯病的发生,以不同播期下不同水稻品种白叶枯病发病特征为切入点,探究其病情指数、产量形成及产量损失规律。结果表明,甬优1540播期越晚病情指数越高,嘉丰优2号播期越早病情指数越高,呈现水稻播期较水稻品种对白叶枯病病情指数影响更大的特征。对比不同播期下不同品种的产量损失率可以发现,甬优31的产量损失受播期影响较小,表明其受播期调整及白叶枯病的影响较小,播期弹性更大。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