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曹春信, 黄洪明, 汪暖, 刘玉兵, 赵永良, 刘新华. “早稻-加工型辣椒”水旱轮作栽培技术[J]. 中国稻米, 2023, 29(4): 101-103. |
[2] |
陈熙, 张徐彬, 朱旺, 韦还和, 孟天瑶, 周桂生. 我国水稻秸秆利用现状和饲用加工技术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23, 29(2): 24-27. |
[3] |
肖正午, 黄敏. 鲜湿米粉品质及其影响因素[J]. 中国稻米, 2022, 28(3): 34-41. |
[4] |
赵飞, 刘建, 杜锦, 曹高燚, 向春阳, 吴秀茹, 杨娅坤. 天津春稻和麦茬稻品质特性比较[J]. 中国稻米, 2021, 27(6): 112-114. |
[5] |
赵志强, 文孝荣, 高雁, 李玉国, 史应武, 杨红梅, 曾军, 王奉斌. 光合细菌与尿素联合施用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及水稻产量和加工品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1, 27(5): 105-110. |
[6] |
谢天, 杨会宾, 郭亚丽, 牛家铎, 谢健. 我国稻米加工工艺的沿革与展望[J]. 中国稻米, 2021, 27(4): 71-76. |
[7] |
谭陈菊,雷雪芳,谢华炎,张超,杨茗,崔伏生,陈文洪. 浅谈江西有色稻开发前景[J]. 中国稻米, 2019, 25(4): 80-82. |
[8] |
徐雪1,2,王玉联3,李念3,邹礼平1,刘翔4,姚国新1,5*. 神农架特色稻品种冷水红的农艺性状及营养成分[J]. 中国稻米, 2019, 25(1): 62-64. |
[9] |
傅瑶1,顾朝剑1,郭岱明1,周夏1,邓宏宇1,段其龙2,张贵超2,吴先军1,陈晓琼1*. 三种不同颜色稻米的营养品质分析[J]. 中国稻米, 2018, 24(4): 50-54. |
[10] |
陈正行1, 庞乾林2, 张小惠3. 稻文化的再思考(10):古今科技——碾米:从石碾米到机械碾米和全程自动化碾米[J]. 中国稻米, 2015, 21(2): 35-39. |
[11] |
马钰, 李静, 孙波莲, 米佳佳, 王汝华, 华泽田*. 不同有色米品种色素含量及稳定性研究[J]. 中国稻米, 2014, 20(1): 23-27. |
[12] |
孔宪琴,董翠,张克勤,毛一剑,张小惠,李春生. 我国稻米产业形势与企业发展策略[J]. 中国稻米, 2013, 19(6): 32-34,36. |
[13] |
况浩池#,杨扬#,曾正明* ,罗俊涛,陈光珍,何兴材,付均. 籼型杂交水稻组合加工与外观品质的相关性分析[J]. 中国稻米, 2013, 19(6): 44-45. |
[14] |
孙健1,梅淑芳2,赵华2,舒小丽1,吴殿星1*. 糯稻加工利用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3, 19(1): 36-40. |
[15] |
姚惠源. “十五”期间我国稻米及其副产品高效增值深加工技术的突破[J]. 中国稻米, 2008, 14(4): 1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