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杨海龙, 王蕾, 李白, 蔡金洋. 浙江省稻瘟病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23, 29(3): 46-50. |
[2] |
李博文, 雷权强, 黄俊, 张婷, 邹玉莹, 车凡昊, 邓吉奇, 刘金灵, 刘雄伦.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Pi9基因改良水稻不育系桃农1A稻瘟病抗性[J]. 中国稻米, 2023, 29(1): 126-130. |
[3] |
陈宗祥, 冯志明, 张亚芳, 叶英豪, 李明友, 王小秋, 王嘉楠, 胡珂鸣, 左示敏.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成抗稻瘟病粳稻新品种扬农粳3091[J]. 中国稻米, 2022, 28(6): 107-109. |
[4] |
赵正洪, 胡文彬, 汪丽, 周政, 刘腾飞, 刘烨. 湖南省优质稻研发的历程、问题与展望[J]. 中国稻米, 2022, 28(5): 117-123. |
[5] |
邹拓, 耿雷跃, 张薇, 杜琪, 孟令启, 张启星. 粳稻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及抗性基因分析[J]. 中国稻米, 2022, 28(2): 45-50. |
[6] |
沈浙南, 邱结华, 解军辉, 时焕斌, 寇艳君. 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抗稻瘟病基因的分子检测[J]. 中国稻米, 2021, 27(6): 28-33. |
[7] |
张习春, 孙建华, 王倩, 王洪亮, 李佳丽, 张大双, 朱速松. 抗稻瘟病恢复系黔恢101选育及安优101的应用[J]. 中国稻米, 2021, 27(2): 108-110. |
[8] |
何奕霏, 秦世雯, 张石来, 黄光福, 张静, 杨勤忠, 胡凤益. 多年生稻稻瘟病抗性评价[J]. 中国稻米, 2021, 27(1): 9-13. |
[9] |
朱玉君, 黄得润, 樊叶杨, 庄杰云, 沈波.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稻瘟病恢复系R153[J]. 中国稻米, 2021, 27(1): 95-97. |
[10] |
唐建军1,李巍2,吕修涛3,王岳钧4,丁雪燕5,蒋军6,汤亚斌7,李坚明8,张金保9,杜军10,游宇11,李晓东12, 李斌13, 成永旭14,窦志15高辉陈欣. 中国稻渔综合种养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若干思考[J]. 中国稻米, 2020, 26(5): 1-10. |
[11] |
谢华安. 杂交水稻抗病虫育种实践与思考[J]. 中国稻米, 2020, 26(1): 1-5. |
[12] |
张海珊,杨雪,章东方,严丹侃,顾江涛,张爱芳*. 稻瘟病抗性基因对安徽省稻瘟病菌种群抗性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0, 26(1): 50-53. |
[13] |
王国迪1,陈瑞1*,汪彦欣1,2,冯晓晓2,章初龙3,林福呈3. 内生真菌稻镰状瓶霉对直播稻稻瘟病的防治效果[J]. 中国稻米, 2019, 25(4): 68-69. |
[14] |
唐清杰,严小微,唐力琼,陈健晓,岑新杰*. 海南地方稻新种质抗病虫鉴定与评价[J]. 中国稻米, 2019, 25(2): 50-52. |
[15] |
吴茂力1,董绍斌1,刘明海2,杨肖潇2,蒋涛2,马蓉2. 江油市稻鸭共育关键技术及效益初探[J]. 中国稻米, 2019, 25(2): 89-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