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双喜, 张润柏, 朱孔志, 叶耿, 曹欢, 沈淑云, 吕卫光. 环境友好型中药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病虫害防治效果的影响研究[J]. 中国稻米, 2023, 29(2): 40-42. |
[2] |
徐春梅, 肖德顺, 章秀福, 陈松, 褚光, 刘元辉, 王丹英. 路明卫拌种处理对水稻生长和防治二化螟的效果[J]. 中国稻米, 2023, 29(1): 121-125. |
[3] |
庞子千. 晚稻叶片枯死成因及防治对策[J]. 中国稻米, 2021, 27(6): 133-134. |
[4] |
应俊杰, 杨俞娟, 周奶弟, 项加青, 王艺澎, 王会福. 不同器械施药对水稻白叶枯病防效比较及无人机飞防新技术[J]. 中国稻米, 2021, 27(3): 103-105. |
[5] |
王会福, 王永才, 余山红. 19%丙环·嘧菌酯SE与生物刺激素混合防治水稻后期综合性病害及增产效果[J]. 中国稻米, 2021, 27(3): 111-113. |
[6] |
李鹏林, 秦世雯, 张石来, 黄光福, 张静, 吕建平, 胡凤益. 多年生稻白叶枯病抗性评价[J]. 中国稻米, 2021, 27(2): 63-67. |
[7] |
邢佳鑫1,陈玲2,柯学2,钟巧芳2,张敦宇2,付坚2,陈越2,肖素勤2,王玲仙2,王波2,殷富有2,陈丽娟1,程在全2. 云南疣粒野生稻抗白叶枯病多菌系鉴定分析[J]. 中国稻米, 2020, 26(3): 34-42. |
[8] |
和建平1,#,杨雅云2,#,张斐斐2,董超2,阿新祥2,汤翠凤2,张恩来2,申时全2,戴陆园2,*. 云南高海拔粳稻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力差异分析[J]. 中国稻米, 2020, 26(2): 54-59. |
[9] |
倪深,夏春,应建成,孙红伟,陈红旗*.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聚合2个白叶枯病基因改良华占的白叶枯病抗性[J]. 中国稻米, 2019, 25(6): 43-45. |
[10] |
邵国民1,骆琴2,何信富2,周宇杰2*. 植保无人机防除水稻直播田杂草效果评价[J]. 中国稻米, 2019, 25(6): 89-92. |
[11] |
蒋鹏1, 徐富贤1,2*,刘茂1,熊洪1,张林1,朱永川1,周兴兵1,郭晓艺1. 不同生物农药对杂交中稻齐穗期螟虫的防治效果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9, 25(6): 95-97. |
[12] |
唐清杰,严小微,唐力琼,陈健晓,岑新杰*. 海南地方稻新种质抗病虫鉴定与评价[J]. 中国稻米, 2019, 25(2): 50-52. |
[13] |
饶汉宗1,谢子正2,李阳3,石磊4,黄世文5*. 浙南山区单季杂交稻稻曲病发生与气候的关系及防控[J]. 中国稻米, 2018, 24(5): 89-92. |
[14] |
汪向东1, 陈再高2*. 不同育秧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18, 24(1): 98-100. |
[15] |
李定琴,钟巧芳,曾民,陈越,王波,程在全*. 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定位、克隆及利用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17, 23(5): 19-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