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春春, 纪龙, 陈中督, 等. 2023年我国水稻产业形势分析及2024年展望[J]. 中国稻米, 2024, 30(2):1-4.
|
[2] |
周国朋, 谢志坚, 曹卫东, 等. 稻草高茬-紫云英联合还田改善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23):157-163.
|
[3] |
高菊生, 曹卫东, 李冬初, 等. 长期双季稻绿肥轮作对水稻产量及稻田土壤有机质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1, 31(16):4 542-4 548.
|
[4] |
吴艳, 朱莉英, 王发洪, 等. 菇稻不同轮作年限对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23(8):91-96.
|
[5] |
杜习慧, 赵琪, 杨祝良. 羊肚菌的多样性、演化历史及栽培研究进展[J]. 菌物学报, 2014, 33(2):183-197.
|
[6] |
朱斗锡. 羊肚菌人工栽培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 2008(4):3-5.
|
[7] |
何琳华, 徐蕊, 嵇伟彬, 等. 苏南地区稻茬羊肚菌栽培关键技术[J]. 食用菌, 2019, 41(1):54-58.
|
[8] |
李华, 陈星光, 潘建芳. 水稻-羊肚菌高效耕作模式示范及配套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 2020, 38(2):16-18.
|
[9] |
李珊, 曹米娜, 赵永良. 水稻-羊肚菌轮作技术及其效益分析[J]. 园艺与种苗, 2023, 43(12):89-90.
|
[10] |
李珊. 菌稻轮作模式下水稻化肥减量化试验及稻米品质分析[J]. 现代农机, 2024(3):82-83.
|
[11] |
SEKI C, KAINUMA Y. Soaking time as a factor controlling rice cooking[J]. A Study of Rice Cooking (Part 2), 1982, 33(2):228-234.
|
[12] |
王肇慈. 粮油食品品质分析[M].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0.
|
[13] |
龙瑞平, 张朝钟, 戈芹英, 等. 不同轮作模式下基于机插粳稻稳产和氮肥高效的氮肥运筹方式[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20, 26(4):646-656.
|
[14] |
李珊, 赵永良. 羊肚菌种植对比试验及菌渣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 园艺与种苗, 2024, 44(2):43-44.
|
[15] |
赵广福, 金见国, 贾后如, 等. 水稻稻谷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栽培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7(3):4-5.
|
[16] |
许少杰. 稻菇轮作中菌渣还田对土壤养分及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武汉: 华中农业大学, 2022.
|
[17] |
李书先, 蒲石林, 邓飞, 等. 不同生态条件下氮肥优化管理对杂交中稻稻米品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9, 27(7):1 042-1 052.
|
[18] |
王晓波, 王录, 赵颖君, 等. N、P、K三要素对水稻的蛋白质效应分析[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1, 23(3):5-8.
|
[19] |
赵苗. 羊肚菌栽培技术的优化及其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D]. 绵阳: 西南科技大学, 2017.
|
[20] |
彭新红, 陈绪涛, 何虎, 等. 大球盖菇菌渣还田对水稻生长和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3, 45(2):349-360.
|
[21] |
毋校辉. 四川羊肚菌栽培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群落研究[D]. 雅安: 四川农业大学, 2019.
|
[22] |
吴殿星, 舒小丽. 稻米蛋白质的研究与利用[M].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
|
[23] |
刘秋员, 陶钰, 程爽, 等. 不同直链淀粉与蛋白质含量类型粳稻稻米品质特征[J]. 食品科技, 2022, 47(11):150-158.
|
[24] |
GAYIN J, ABDEL-AAL E-S M, MANFUL J, et al. Physical, cooking and thermal properties of African rice(Oryza glaberrima) and its starch digestibility in vitro[J]. 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 75:481-4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