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米 ›› 2013, Vol. 19 ›› Issue (4): 157-157.DOI:

• 综合信息 • 上一篇    下一篇

不同淹水时间对分蘖期中稻发育动态及产量结构的影响(摘要)

  1.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合肥 230031
  • 出版日期:2013-07-20 发布日期:2013-07-20
  • 通讯作者: 吴文革
  • Online:2013-07-20 Published:2013-07-20

摘要: 通过盆栽定植试验,研究了中稻(徽两优6号、两优1128)在分蘖末期受不同淹水时间胁迫后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动态变化,并同时考察了其产量结构。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两个品种水稻生育期推迟,始穗到齐穗历时增加,且随淹水时间的增加而延长;淹水后植株株高降低,但淹水2 d、4 d处理成熟前7 d时株高反而略高于对照;植株绿叶数、绿叶面积、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根系活力均随淹水胁迫加重而显著减少(淹水2 d处理植株根系活力升高);但经过恢复生长,淹水胁迫后20 d时,各淹水处理SPAD值已和对照非常接近,并且一直保持到成熟前7 d,其他各指标数值在适度淹水胁迫(淹水2 d、4 d)下和对照接近而无显著差异,重度淹水胁迫(淹水6 d、8 d、12 d)下和对照差距缩小,成熟前7 d时,由于淹水胁迫早衰严重而差距重新拉大;两个水稻品种减产幅度均随淹水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在淹水6 d处理时产量已经降至对照的50%左右,产量的下降是总粒数减少、空秕粒数增加和结实率降低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