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车智敏, 王广维, 董琳. 农业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影响及预防对策探究[J]. 种子科技, 2024, 42(2):140-142.
|
[2] |
江学海, 李刚华, 王绍华, 等. 不同生育阶段干旱胁迫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5, 38(2):173-181.
|
[3] |
张卫星, 朱德峰, 林贤青, 等. 干旱胁迫对不同超级稻品种植株形态和干物质积累的影响[J]. 福建农业学报, 2010, 25(1):47-52.
|
[4] |
朱旺, 张徐彬, 耿孝宇, 等. 盐害和干旱影响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产量形成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23, 29(3):34-40.
|
[5] |
施宇. 极端天气事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及其缓解途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案例分析[D]. 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3:6-11.
|
[6] |
刘芙蓉, 苏鹏, 王晶晶, 等. 生物有机肥与锌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南方农业, 2024, 18(11):30-34.
|
[7] |
陈士勇, 王锐, 陈志青, 等. 纳米锌和离子锌对水稻产量形成及籽粒锌含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22(4):107-114.
|
[8] |
于敬波, 李林林, 张悦, 等. 纳米氧化锌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 40(2):127-131.
|
[9] |
陈振玲, 王锐, 陈洁, 等. 拔节期喷施纳米锌对水稻产量、品质和籽粒锌含量的影响[J]. 江苏农业学报, 2024, 40(6):961-968.
|
[10] |
王学奎. 植物生理生化试验原理和技术[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67-170.
|
[11] |
赵世杰, 许长成, 邹琦, 等. 植物组织中丙二醛测定方法的改进[J].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4, 30(3):207-210.
|
[12] |
王伟玲, 王展, 王晶英. 植物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方法优化[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1, 29(4): 21-23.
|
[13] |
GIANNOPOLITS C, RIES S. Superoxide dismutases: I. Occurrence in higher plants[J]. Plant Physiology, 1977, 59: 309-314.
|
[14] |
BONNECARRERE V, BORSANI O, DIAZ P, et al. Response to photoxidative stress induced by cold in japonica rice is genotype dependent[J]. Plant Science, 2011, 180(5): 726-732.
|
[15] |
韩明珍, 王静, 赵均良, 等. 水稻抗旱相关功能基因的克隆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24, 30(5):30-40.
|
[16] |
王贺正, 马均, 李旭毅, 等. 水分胁迫对水稻结实期活性氧产生和保护系统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7):1379-1387.
|
[17] |
韦还和, 马唯一, 左博源, 等. 盐、 干旱及其复合胁迫对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影响的研究进展[J]. 中国水稻科学, 2024, 38(4):350-363.
|
[18] |
邢俊连, 陈思蓉, 孙炳蕊. 水稻抗旱性研究进展[J]. 广东农业科学, 2024, 51(6):145-158.
|
[19] |
阮长春, 李宇, 张俊杰, 等. 锌肥对盐碱土水稻产量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吉林农业大学报, 2006 (6):591-593.
|
[20] |
孙德祥. 外源施加锌、硅肥对干旱胁迫下小麦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D]. 郑州: 河南农业大学, 2015:12-18.
|
[21] |
王志强, 张丽婷, 彭凌馨, 等. 锌肥对水分逆境下玉米产量形成的影响[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 48(6):674-6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