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宫亮, 金丹丹, 牛世伟, 等. 辽宁省水稻主产区化肥减施潜力分析[J]. 中国农业科学, 2021, 54(9):1926-1 936.
|
[2] |
李跃东, 董立强, 隋国民, 等. 辽宁省水稻生产现状分析及技术优化建议[J]. 中国稻米, 2022, 28(6):98-101.
|
[3] |
王进友, 贾一磊, 杨松, 等. 水稻钵苗宽窄行机插高产及适宜密度试验示范[J].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9, 36(1):9-14.
|
[4] |
董立强, 高虹, 李跃东, 等. 行株距配置对水稻群体冠层结构及产量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21, 52(3):265-271.
|
[5] |
赖晓璐. 辽宁省水稻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分析[J]. 农业经济, 2020(7):6-8
|
[6] |
尹映华, 彭晓宗, 翟丽梅, 等. 东北黑土水稻主产区氮肥减施潜力研究[J]. 地理学报, 2022, 77(7):1650-1 661.
|
[7] |
姚成胜, 李慧贤, 杨一单. 中国水稻生产与化肥施用的脱钩关系及其关联效应分析[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2, 43(10):63-74.
|
[8] |
赵匀, 罗华, 蒋鹏鹏, 等. 步行式偏心—变位齿轮行星轮系宽窄行分插机构运动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9):9-15.
|
[9] |
孙良, 赵匀, 俞高红, 等. 基于D-H变换矩阵的宽窄行分插机构运动特性分析与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5):13-18.
|
[10] |
鲍伟君, 朱德泉, 朱宏, 等. 可调宽窄行高速水稻钵苗插秧机移箱机构设计与分析[J]. 中国农机化学报, 2016, 37(11):9-14.
|
[11] |
朱德泉, 储婷婷, 武立权, 等. 宽窄行配置对机插中晚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8, 34(18):102-112.
|
[12] |
QUN H U, JIANG W Q, QIU S, et al. Effect of wide-narrow row arrangement in mechanical pot-seedling transplanting and plant density on yield formation and grain quality of japonica rice[J].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2020, 19(5): 1 197-1 214
|
[13] |
孙良, 刘兵, 陈旋, 等. 差速水稻钵苗Z字形宽窄行移栽机构设计[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17):18-27.
|
[14] |
马亮, 董立强, 张睿, 等. 稻蟹种养不同模式光合效率及综合效益分析[J]. 东北农业科学, 2021, 46(5):1-6.
|
[15] |
苌建峰, 张海红, 李鸿萍, 等. 不同行距配置方式对夏玉米冠层结构和群体抗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 2016, 42(1):104-112.
|
[16] |
石吕, 薛亚光, 魏亚凤, 等. 基于宽窄行种植模式下稻秸非均匀性覆盖对土壤特性及小麦产量的影响[J]. 核农学报, 2021, 35(7):1668-1 677.
|
[17] |
严田蓉, 李旭毅, 李娜, 等. 氮肥运筹与栽植方式对杂交籼稻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7, 25(10):1485-1 494.
|
[18] |
王洁, 周有炎, 邢志鹏, 等. 南粳9108机插秧宽窄行种植方式适宜密度探讨[J]. 中国稻米, 2016, 22(6):98-101.
|
[19] |
谷晓平, 于飞, 梁平, 等. 不同栽培方式对水稻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杂志, 2017, 33(5):66-72.
|
[20] |
刘朝巍, 张恩和, 谢瑞芝, 等. 玉米宽窄行交替休闲保护性耕作的根系和光分布特征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20(2):203-209.
|
[21] |
王庆杰, 李洪文, 何进, 等. 大垄宽窄行免耕种植对土壤水分和玉米产量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8):39-43.
|
[22] |
LIN H X, PENG C R, LEI X L, et al. Effects of ratio of row spacing to intrarow spacing on yield and top three leaves of super high-yielding early and late rice[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4, 15(1): 52-56.
|
[23] |
杜艳伟, 赵晋锋, 王高鸿, 等. 密度与行距配置对春谷子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J]. 山西农业科学, 2019, 47(1):49-52.
|
[24] |
周巍, 王万洪, 郑普兵, 等. 宽窄行栽培技术在再生稻上的应用研究[J]. 中国稻米, 2019, 25(2):72-74.
|
[25] |
李宗泽, 张战胜, 韦峰, 等. 宁夏引黄灌区直播稻宽窄行栽培技术研究[J]. 中国稻米, 2019, 25(2):81-83.
|
[26] |
朱德泉, 熊玮, 蒋锐, 等. 2ZGK-6型可调宽窄行高速水稻插秧机设计与试验[J]. 农业工程学报, 2016, 32(21):37-45.
|
[27] |
林席跃, 雷正平, 伍先群, 等. 机收再生稻履带窄幅化改制及宽窄行配套栽插减损效果研究初报[J]. 中国农学通报, 2022, 38(23):150-155.
|
[28] |
陈海涛, 魏志鹏, 苏文海, 等. 前置式大垄原茬地种床整备装置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 2021, 52(10):51-60.
|
[29] |
王磊, 孙良, 徐亚丹, 等. 基于空间轨迹的行星轮系移栽机构设计方法研究[J]. 农业机械学报, 2021, 52(7):51-59.
|
[30] |
朱倩, 朱伟, 闫向泉, 等. 减氮结合宽窄行种植对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21, 53(12):96-101.
|
[31] |
姚亚芳, 朱德泉, 王延庆, 等. 可调宽窄行高速水稻插秧机秧箱系统设计与试验[J]. 机械设计, 2016, 33(5):80-85.
|
[32] |
徐亚丹, 诸杨华, 薛向磊, 等. 再生稻空间直取大偏移轮系宽窄行分插机构设计与试验[J]. 农业机械学报, 2022, 53(9):83-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