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庞乾林, 林海, 王志刚. 我国稻文化精神实质及时代价值探讨[J]. 中国稻米, 2021, 27(1):59-61.
|
[2] |
ZHANG J P, JIANG L P, YU L P, et al. Rice’s trajectory from wild to domesticated in East Asia[J]. Science, 2024, 384: 901-906.
|
[3] |
梁苑慧, 李国栋. 再论中国稻作文化的起源[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4, 16(3):31-40.
|
[4] |
郑云飞. 中国考古改变稻作起源和中华文明认知[J]. 中国稻米, 2021, 27(4):12-16.
|
[5] |
李世峰, 刘蓉蓉, 任海建, 等. 南通水稻种植历史与习俗——兼论新时代稻作文化的传承和弘扬[J]. 中国稻米, 2020, 26(4):106-110.
|
[6] |
杨雨菲. 稻文化和浙江稻作文化漫谈[J]. 中国稻米, 2022, 28(4):112-114.
|
[7] |
MA N, YANG L, MIN Q W, et al. The signific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or agricultural biodiversity—Experiences from GIAHS[J].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21, 12(4): 453-461.
|
[8] |
闵庆文, 张碧天. 稻作农业文化遗产及其保护与发展探讨[J]. 中国稻米, 2019, 25(6):1-5.
|
[9] |
殷志华, 刘庆友. 太湖地区稻作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J]. 中国农史, 2014, 33(5):121-127.
|
[10] |
中共浦江县委宣传部, 浦江县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上山文集[G].
|
[11] |
郑云飞, 陈旭高, 王海明. 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的稻作生产——来自植物硅酸体的证据[J]. 农业考古, 2013(4):11-17.
|
[12] |
郑云飞, 蒋乐平, GARY W C. 稻谷遗存落粒性变化与长江下游水稻起源和驯化[J]. 南方文物, 2016(3):122-130.
|
[13] |
蒋乐平, 颜天华, 陈景, 等. 浙江永康庙山遗址试掘简报[J]. 东南文化, 2018(5):26-33.
|
[14] |
蒋乐平. 跨湖桥文化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4:90-96.
|
[15] |
郑云飞, 蒋乐平, 郑建明. 浙江跨湖桥遗址的古稻遗存研究[J]. 中国水稻科学, 2004, 18(2):119-124.
|
[16] |
刘军. 河姆渡文化[M]. 北京: 文物出版社,2006:152-155.
|
[17] |
朱乃诚. 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J]. 农业考古, 2005(1):26-32.
|
[18] |
朱笑虹. 浙江河姆渡遗址区新石器时代稻作农业与环境演变关系研究[D]. 南京: 南京大学, 2023.
|
[19] |
孙国平, 黄渭金, 王海明, 等. 余姚市鲞架山遗址发掘报告[J]. 史前研究, 2000(00):385-427.
|
[20] |
嘉兴市文化局. 马家浜文化[M]. 杭州: 浙江摄影出版社,2004:45-48.
|
[21] |
郑晓蕖, 邵栋, 刘宝山, 等. 马家浜文化生业模式初探——来自杨家遗址和马家浜遗址的植物考古学证据[J]. 江汉考古, 2021(5):119-127.
|
[22] |
朱乃诚. 太湖与杭州湾地区原始稻作农业起源初探[J]. 东南文化, 2004(2):24-31.
|
[23] |
郑云飞. 稻作文明探源[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22:207-212.
|
[24] |
俞为洁. 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概述[J]. 古今农业, 1993(1):8-16.
|
[25] |
郑晓蕖, 雷少, 王结华, 等. 宁波鱼山遗址浮选结果及分析[J]. 农业考古, 2019(6):21-27.
|
[26] |
郭立新, 郭静云. 早期稻田遗存的类型及其社会相关性[J]. 中国农史, 2016, 35(6):13-28.
|
[27] |
郑云飞. 良渚文化时期的社会生业形态与稻作农业[J]. 南方文物, 2018(1):93-101.
|
[28] |
赵志军, 蒋乐平. 浙江浦江上山遗址浮选出土植物遗存分析[J]. 南方文物, 2016(3):109-116.
|
[29] |
顾兴国, 闵庆文, 王英, 等. 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进展、问题与对策[J]. 浙江农业学报, 2022, 34(2):397-408.
|
[30] |
俞为洁. 杭州湾地区新石器时代农业概述[J]. 古今农业, 1993(1):8-16.
|
[31] |
蒋乐平, 林舟, 仲召兵. 上山文化——稻作农业起源的万年样本[J].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2, 7(6):4-18.
|
[32] |
顾兴国, 方桥坤. 浙江省农业文化遗产的分布特征与价值评估[J/OL]. 浙江农业学报.
|
[33] |
MIN Q W, ZHANG Y X, JIAO W J, et al. Responding to common questions on the conservation of agricultural heritage systems in China[J].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6, 26(7): 969-982.
|
[34] |
刘某承, 张丹, 李文华. 稻田养鱼与常规稻田耕作模式的综合效益比较研究——以浙江省青田县为例[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1):164-169.
|
[35] |
陈祥, 王云庆.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文化遗产档案的内涵、搜集与利用[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46(3):102-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