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 Vol. 19 ›› Issue (4): 146-146.DOI:
Previous Articles Next Articles
Online:
Published:
通讯作者:
摘要: 以华南地区常见的种植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模式对水稻和冬种作物产量、效益的影响,为华南双季稻可持续高产高效和农民增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试验设置8种不同种植模式处理,分别是:冬闲+稻草不还田(M1,对照)、冬种蔬菜+稻草不还田(M2)、冬种紫云英+稻草不还田(M3)、冬闲+稻草还田(M4)、冬种蔬菜+稻草还田(M5)、冬种紫云英+稻草还田(M6)、冬种马铃薯+稻草还田(M7)以及冬种蚕豆+稻草还田(M8)。各处理均种植双季早稻和晚稻,稻草还田处理中早季和晚季稻草都全量还田,稻草不还田处理则全部稻草移出稻田之外,仅保留稻桩。试验连续2年,供试水稻品种为常规稻合丰占。主要结果如下:(1)稻草还田对早稻、晚稻和双季稻具有一定增产效果。在冬闲、冬种蔬菜和冬种紫云英的情况下,2011年稻草还田处理分别比稻草不还田处理增产3.8%、4.6%和4.2%,2012年分别增产3.0%、3.8%和3.5%。(2)冬种蔬菜对早稻、晚稻和双季稻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2011年冬种蔬菜早稻、晚稻和双季稻的产量较冬闲分别提高17.6%、8.7%和17.6%,2012年分别提高11.9%、3.4%和6.9%。(3)稻草还田明显提高冬种紫云英的产量。冬种紫云英+稻草还田模式(M6)的紫云英产量是冬种紫云英+稻草不还田模式(M3)的7倍。(4)在8种模式中,水稻产量以M2、M5、M7和M8模式较高。与对照M1相比,这4种模式的双季稻产量在2011年分别提高19.5%、22.2%、18.8%和26.3%;2012年分别提高7.8%、9.8%、8.4%和6.3%。(5)8种模式的经济效益也以M2、M5、M7和M8模式较好。M2、M5、M7和M8模式的纯收入,2011年分别比对照M1增加6 125元/hm2、7 564元/hm2、6 511元/hm2和8 853元/hm2,增幅分别为21.7%、26.8%、23.1%和31.4%;2012年分别比对照M1增加2 473元/hm2、3 710元/hm2、3 246元/hm2和2 601元/hm2,增幅分别为8.6%、13.0%、11.3%和9.1%。稻草还田结合冬种蔬菜或绿肥能够显著提高华南双季稻产量和经济效益。
田卡,钟旭华*,黄农荣,潘俊峰. 不同种植模式对华南双季稻及冬种作物产量和效益的影响(摘要)[J]. 中国稻米, 2013, 19(4): 146-146.
0 / Recommend
Add to citation manager EndNote|Ris|BibTeX
URL: http://www.zgdm.net/EN/
http://www.zgdm.net/EN/Y2013/V19/I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