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稻热害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中国稻米 ›› 2004, Vol. 10 ›› Issue (5): 32-32.

• 论文 • 上一篇    下一篇

中稻热害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胡根生[1];江兴明[1];陈奉楼[2];倪社教[3]   

  1. [1]安徽省桐城市香铺农技站,桐城231400;[2]安徽省桐城市农技中心,桐城231400;[3]安徽省桐城市青草农技站,桐城231400
  • 出版日期:2004-09-20 发布日期:2004-09-20
  • 通讯作者: 胡根生[1]
  • Online:2004-09-20 Published:2004-09-20

摘要: 安徽省桐城市地处北纬30°39′~31°16′,东经116°41′~117°09′,年平均气温16℃,0℃以上有效积温5842.5℃、10℃上的活动积温5100℃,无霜期234天,是双季稻区的北缘地带桐城共有耕地3.3万hm^2,1999年以前以双季稻为主,近几年中稻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3年达到1.04万hm^2,中稻生产已在桐城市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高温热害严重威胁着中稻生产的发展。

关键词: 中稻, 热害, 安徽, 温度, 品种, 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