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浦江县人民政府在浙江浦江共同举办了“现代中国水稻百年发展研讨会”暨“‘上山杯’中国稻米百年发展优秀论文颁奖仪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稻米》专辑——百年变迁:稻米,从为了吃饭到粮安基石”(2021年第4期)提前出版发行,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工程院院士、扬州大学教授张洪程,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农业农村部全国农技中心处长万克江,中国水稻研究所党委书记高士军,浦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戴翀,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水稻产业各领域专家、企业家、考古专家和金华市、浦江县各界人士共70余人出席了会议,“论稻万年上山 展望时代稻路”,“吃浦江好米,品上山文化,思悠悠万年”。
浦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戴翀在致辞中表示非常荣幸能够与中国水稻研究所合作共同举办这一活动,活动为更好地传承上山稻作文明、回溯百年稻作历程、探索未来稻作之路提供了一个展示平台。万克江处长在讲话中指出本次活动对挖掘中国稻米悠久历史文化,明确产业发展方向与目标,推进“两藏”战略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他要求,进一步认真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施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高粮食产能为核心,以“增产、减损、节粮”为路径,强化科技支撑,不断挖掘水稻单产潜力,提高稻米品质,增加种稻效益。
胡培松所长致辞中指出,浦江县“上山遗址”的发现,将浙江水稻种植历史推进到了1万年以前,改写了稻作起源和中华文明认知,证实了我国是世界稻作农业最早的起源地。
从2020年10月,中国水稻研究所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了“百年变迁:稻米,从为了吃饭到粮安基石”主题征文活动,得到了全国热心的水稻专业人士和有关媒体的大力支持,共征集到各类征文57篇,为此,中国水稻研究所组织了评委会,评选出了特等奖论文1篇、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8篇、优秀奖若干篇。活动现场,胡培松院士、张洪程院士、高士军书记、戴翀县长等领导和专家分别为获得本次征文活动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同志颁发了表彰证书。
本次活动还安排专家学者围绕我国水稻产业发展作专题交流。中国工程院张洪程院士、国家水稻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程式华研究员、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杨远柱研究员、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郑云飞研究员等先后作了《我国水稻栽培科技发展》《中国水稻育种百年发展与展望》《中国水稻商业化育种成就与展望》《中国考古改变稻作起源和中国文明的认知》等精彩的学术报告。
研讨会过后,代表们下午还参观考察了上山遗址博物馆,感受万年上山文化。上山遗址位于钱塘江支流浦阳江上游的浦江县黄宅镇,是全世界文化和农业起源的最早发生地之一,比河姆渡、跨湖桥分别早了3000年、2000年,将浙江文明史推进到了10000年左右,为世界稻作农业的起源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本次活动由浦江县农业农村局和《中国稻米》编辑部承办,浦江县委宣传部、中国作物学会水稻专业委员会协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