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0年, 第1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机插稻“标秧、精插、稳发、早搁、优中、强后”高产栽培精确定量关键技术
    张洪程;李 杰;戴其根;霍中洋;许 轲;魏海燕;钱银飞;黄大山;夏 炎
    2010, 16(5): 1-6.  DOI:
    摘要 ( )   PDF(457KB) ( )  
    通过有关专题试验研究和大田高产栽培攻关试验示范,把机插稻精确定量栽培高产关键技术概括为“十二字”,即“标秧、精插、稳发、早搁、优中、强后”,并对每项技术关键进行了阐述。
    欢迎订阅2011年《中国稻米》杂志
    2010, 16(5): 6-6.  DOI:
    摘要 ( )  
    稻米蒸煮品质及其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的研究进展
    王 震;魏祥进;邵高能;胡培松*
    2010, 16(5): 7-11.  DOI:
    摘要 ( )   PDF(434KB) ( )  
    综述了稻米品质的相关性状,对蒸煮食味品质作了详细介绍,并概述了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糊化温度3项指标的最新研究进展。如今,相关淀粉合成酶基因QTL已被定位,且主要酶基因也已被克隆,但是其对蒸煮食味品质的深层调控机制仍不明了,文章对今后稻米蒸煮品质的研究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河南省2010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中稻宣
    2010, 16(5): 11-11.  DOI:
    摘要 ( )   PDF(81KB) ( )  
    株型对水稻光能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进展
    王会民;欧阳由男;刘法谋;朱练峰;禹盛苗;金千瑜*
    2010, 16(5): 12-15.  DOI:
    摘要 ( )   PDF(374KB) ( )  
    综述了20世纪以来水稻株型和光能利用率的研究进展,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全生育期动态变化株型形态特征和生理生态特性对水稻光能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从动态株型角度研究了水稻光能利用效率的试验方法。
    杂交中稻叶片SPAD值的田间测定方法研究
    郭晓艺;张 林;徐富贤;熊 洪;朱永川;周兴兵;刘 茂
    2010, 16(5): 16-20.  DOI:
    摘要 ( )   PDF(370KB) ( )  
    以杂交中稻天龙优54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叶片SPAD值在不同丛间、叶位间、茎类间及点位间的差异性。结果表明,栽后12d,测定顶1叶位~顶4叶位SPAD值时至少可取1丛,同1丛内需要同时取主茎和分蘖茎进行测定,顶1叶位、顶2叶位及顶4叶位均以距叶基部1/2处为适合的测定位点,而顶3叶位以距叶基部2/3处为适合的测量位点;最高苗期,主茎和分蘖茎的顶1叶和顶3叶均应作为测量叶进行测量,至少需取2丛以上,同1丛内需要取主茎和至少3个分蘖茎进行测定,顶2~顶4叶位以距叶基部7/12处为适合的测量位点,顶1叶位中以距叶基部1/4处为较适合的测量位点;在齐穗期,主茎取顶1~顶3叶中任一叶位及顶4叶位作为测量叶,至少需取2丛以上测定,每丛内只需取1个主茎和任一分蘖茎进行测定,顶1~顶3叶位中均以距叶基部1/6处为适合的测量位点,顶4叶位中以距叶基部7/12处为适合测量位点。
    江苏省2010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中稻宣
    2010, 16(5): 20-20.  DOI:
    摘要 ( )   PDF(73KB) ( )  
    麦秆全量还田对水稻农艺性状、产量及土壤性状的影响
    李伟海;赖清云;金 军;沈培清;蒋祖明
    2010, 16(5): 21-23.  DOI:
    摘要 ( )   PDF(223KB) ( )  
    通过3 a麦秆全量还田,研究其对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形成、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还田处理相比,麦秆全量还田抑制了前期水稻个体和群体生长发育,在栽后30~35 d内总茎蘖数减少,到达高峰苗时间推迟1个叶龄期,每667 m2高峰苗数少2.15万,但成穗率提高9.0%;每667 m2有效穗数增加7.62%,每穗粒数增加9.14%,结实率降低4.01%,千粒重降低0.5%,产量增加11.4%;麦秆全量还田使土壤pH值下降,土壤有机质提高9.4%、碱解氮提高4.5%、速效磷提高16.7%、速效钾提高16.9%。
    稻米中矿质元素及其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刘 杰;朱智伟;孙成效;于永红*
    2010, 16(5): 24-27.  DOI:
    摘要 ( )   PDF(324KB) ( )  
    从稻米中矿质元素的含量、分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矿质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当前关于稻米矿质元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稻米矿质元素理化分析方法及水稻矿质元素营养育种的研究方向。
    四川省2010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中稻宣
    2010, 16(5): 27-27.  DOI:
    摘要 ( )   PDF(66KB) ( )  
    2009年我国通过审定的水稻品种情况分析
    林 海;庞乾林;阮刘青;鄂志国
    2010, 16(5): 28-31.  DOI:
    摘要 ( )   PDF(287KB) ( )  
    统计分析了2009年我国审(认)定通过的475水稻品种(组合)产量、米质、抗性等性状,并以2008年我国审定通过的水稻品种为对照进行比较,总结2009年我国在水稻新品种选育工作上取得的主要成绩。
    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研究进展
    刘 伟
    2010, 16(5): 32-35.  DOI:
    摘要 ( )   PDF(326KB) ( )  
    稻瘟病是当前粳稻主产区危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而品种抗病性的利用则被公认为是病害综合防治的根本策略。本文从抗性鉴定方法、抗性资源筛选和发掘、抗性遗传规律及抗病基因定位3个方面,对水稻稻瘟病抗性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以期为水稻抗稻瘟病的育种提供参考。同时对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研究的现存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讨论。
    南方杂交晚粳稻和常规晚粳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特征的比较研究
    张红梅;程旺大;姚海根
    2010, 16(5): 36-38.  DOI:
    摘要 ( )   PDF(256KB) ( )  
    对南方杂交晚粳秀优5号和常规晚粳秀水110的干物质积累、运转及N、P、K 的积累和利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交晚粳秀优5号在齐穗期-黄熟期干物质积累量较高,倒三叶面积增大,倒三叶干物质运转量和总干物质的运转量明显高于秀水110,穗部增重较多,且收获指数较高,最终粒重和产量明显高于常规晚粳秀水110;杂交晚粳秀优5号稻株在全生育期内均比常规晚粳秀水110有较高的K含量,在孕穗期也具有较高的N、P含量,需肥的关键时期集中在分蘖盛期至齐穗期之间;从养分的需求看,杂交晚粳秀优5号吸收P 、K 的比例明显较高。在保证N 、P 、K 供给的前提下,适时适量施肥对促进杂交晚粳秀优5号物质生产和产量形成至关重要。
    机插稻培育壮秧与麦秆全量还田肥料运筹技术探讨
    赵俊龙;苏建平;李德山;朱 斌;蔡 平;缪 峰
    2010, 16(5): 39-42.  DOI:
    摘要 ( )   PDF(255KB) ( )  
    通过机插水稻培育壮秧播种量和激素应用试验,麦秆全量还田机插水稻氮肥施用量和氮肥运筹比例、钾肥施用量等的试验研究,以提高机插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平。
    江西省2010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上)
    中稻宣
    2010, 16(5): 42-42,48.  DOI:
    摘要 ( )   PDF(145KB) ( )  
    江西省2010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下)
    中稻宣
    2010, 16(5): 42-42,48.  DOI:
    摘要 ( )   PDF(78KB) ( )  
    抗倒伏剂立丰灵对稻米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赵建京;范志红*;冷轶程;陈 然
    2010, 16(5): 43-45.  DOI:
    摘要 ( )   PDF(166KB) ( )  
    以820和五优一两个品种的稻米样品为材料,研究抗倒伏剂立丰灵处理对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立丰灵的使用对820和五优一两个品种稻米的食味品质、垩白粒率、垩白度、色泽气味、精米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出糙率、直链淀粉含量和矿物质含量等指标有影响,影响程度与品种和施用剂量等有关。
    机插单季晚粳稻氮肥施用及丛栽苗数试验结果分析
    李 瑾;龚晓春;李金泉;孔 燕;范全根;钱士明
    2010, 16(5): 46-48.  DOI:
    摘要 ( )   PDF(218KB) ( )  
    对机插单季晚粳稻秀水114进行施氮量、氮肥施用比例及丛栽苗数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氮肥用量与秀水114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和产量呈正相关;施氮比例显著影响秀水114抽穗期、株高、成穗率、穗总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产量;丛插苗数对其最高苗数、成穗率、穗总粒数、结实率和纹枯病指数有影响。秀水114要获得高产,其适宜施氮量为纯N 20.7 kg/667 m2,施氮比例(基肥∶苗肥∶秆肥∶穗肥)为1∶5∶0∶4或3∶3∶2∶2,丛插苗数2~5本(基本苗3.2~7.9万/667 m2)。
    浅论水稻杂交技术的改进
    向花香
    2010, 16(5): 49-50.  DOI:
    摘要 ( )   PDF(166KB) ( )  
    为了提高水稻杂交育种工作的效率,笔者从2006年起对水稻杂交技术进行改进,初步总结出一套“用CO2处理稻穗后再去雄,取穗抖花授粉,牛皮纸袋套袋隔离”的杂交技术。经过3年的试验,共配组550多个杂交组合,全部都收到F1代种子,大多数单穗结实在16粒以上,杂交成功率在88%以上。
    离子注入后双胚苗突变水稻的无性系诱导
    黄雅琴;黄群策*;赵帅鹏
    2010, 16(5): 51-54.  DOI:
    摘要 ( )   PDF(351KB) ( )  
    以离子注入后同源四倍体双胚苗突变水稻及其衍生后代为研究材料,利用无性系诱导技术对愈伤组织的脱分化和再分化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同源四倍体水稻与相应的二倍体水稻在无性系诱导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试验中将 2,4-D浓度由2.0 mg/l提高到2.5 mg/l则可以获得比较高的诱导率;半胚乳处理不但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诱导率,也能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干燥处理能提高愈伤组织的分化率。
    谈三系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
    刘文炳;郑 旋;林 琼;林志强;曾海清;张水金;杨 东
    2010, 16(5): 54-58.  DOI:
    摘要 ( )   PDF(439KB) ( )  
    简述了中国水稻和杂交水稻育种的三个发展阶段,和杂交水稻制种技术所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以及不同阶段提高制种产量所采取的不同技术策略。分析了三系杂交水稻制种产量构成的四大支柱,并针对制种产量构成特点,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技术策略与配套的化控调节技术路线。通过制种“五改”,结合化控调节技术,夺取杂交水稻超高产制种配套新技术的突破,解决了中国杂交水稻制种需要割叶剥苞、花时落后、青秕谷多“三大难题”,实现三系杂交稻大面积制种单产300 kg/667 m2、最高制种单产451.46 kg/667 m2的突破。介绍了现代杂交水稻规模化超高产制种配套组装技术要点。
    冈优825作烟后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指标确定与示范应用
    陈 志;郑 莉
    2010, 16(5): 59-60.  DOI:
    摘要 ( )   PDF(160KB) ( )  
    结合2009年在福建省浦城县烟后稻田开展的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示范和简比试验,以冈优825目标产量9.75 t/hm2的精确定量设计与实践为例,初步探明其作烟后稻的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指标,并进行了示范应用。
    氟虫酰胺·阿维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探讨
    陈月娣;周宇杰;徐铁平;吴森贤;周国良;金 英
    2010, 16(5): 61-63.  DOI:
    摘要 ( )   PDF(229KB) ( )  
    试验表明,10%氟虫酰胺·阿维悬浮剂在稻纵卷叶螟2、3龄幼虫高峰期每667 m2用25~40 ml,药后3 d的防效就能达80.19%~92.43%,而且在药后15 d依然能保持85.72%~95.21%的防效,保叶效果也能达到84.41%~92.85%;速效性和保叶作用好于常用对照药剂,持效性与对照药剂相当;对黑肩绿盲蝽有一定的杀伤作用,与对照药剂相当;对稻田蜘蛛的影响小,危害性小于对照药剂。10%氟虫酰胺·阿维悬浮剂可作为统防统治中达标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剂。
    第九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将于12月11~12日在杭州市召开
    2010, 16(5): 63-63.  DOI:
    摘要 ( )   PDF(88KB) ( )  
    本届稻博会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主办,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种植业管理司为支持单位,由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厅、中国水稻研究所承办,中国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中国作物学会水稻分会、亚太临床营养学会等单位作为支持单位。本届稻博会将继续秉承“发展稻米产业,促进粮食安全”的主题。活动含展示展销、高层论坛、评奖评优、产销对接等。本届特点一是同期召开“中国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和“中国高校伙食物资供应商大会”,邀请有关领导、专家就“高校伙食物资采购”进行政策性解读和主题报告;二是邀请全国300多所高校伙食负责人和采购人员观摩“稻博会”;三是发布“中国高等院校大米产品定点采购基地”、“中国高等院校物资产品星级供应商”的评选办法并现场接受报名,为高校与优质稻米供应厂商创造优良的信息沟通平台。欢迎稻米企业、科研教学单位参会参展。第九届稻博会会务组联系人:浙江大学后勤集团接待服务中心(杭州同力会展业管理有限公司)包美英、许楠,联系电话:(0571)88273800、88273866,手机:13868130808,传真:(0571)88273866,信箱:zdjdzx@126.com;全国农技中心粮食处万克江,电话(传真):(010)59194509、13521133309,邮箱:wankejiang@agri.gov.cn。
    优质、高产杂交中籼新组合丰优9339选育与利用
    陈深广;占小登;曹立勇;沈希宏;吴伟明;程式华*
    2010, 16(5): 64-65.  DOI:
    摘要 ( )   PDF(158KB) ( )  
    丰优93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用不育系粤丰A与自选恢复系中恢9339杂交配制的中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株型好、中抗稻瘟病、高产稳产、米质优良、生育期适中,适宜在浙江省南部作单季晚稻栽培。2009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优质香稻松粳香1号选育及关键栽培技术
    刘 会
    2010, 16(5): 66-67.  DOI:
    摘要 ( )   PDF(142KB) ( )  
    松粳香1号是黑龙江省农科院五常水稻所育成的香稻品种,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区种植,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抗倒伏等特点。全生育期145 d,需活动积温 2 750℃。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7 949.0 kg/hm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8 258.0 kg/hm2。
    淮稻13号(淮9862)的选育及应用
    袁彩勇;王 健;;孔宪旺;
    2010, 16(5): 67-68.  DOI:
    摘要 ( )   PDF(154KB) ( )  
    淮稻13号是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淮222变异后代中系统选育而成的迟熟中粳稻品种。经多年试验试种,表现出优质、高产、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2009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高产优质糯稻新品种三峡糯1号的选育及应用
    晏承兴;张 甲;黄仁军;邹兴全;李承端
    2010, 16(5): 69-70.  DOI:
    摘要 ( )   PDF(155KB) ( )  
    三峡糯1号是重庆三峡农业科学院以地方糯稻高秆糯92-1-1作母本、荆糯925作父本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优质、抗逆糯稻新品种,2010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主要栽培技术。
    山东省2010年审定通过1个水稻新品种
    中稻宣
    2010, 16(5): 70-70.  DOI:
    摘要 ( )   PDF(82KB) ( )  
    常州市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金 军;季 平;徐金福;赖清云;李伟海
    2010, 16(5): 71-74.  DOI:
    摘要 ( )   PDF(359KB) ( )  
    通过调查研究江苏省常州市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现状,种粮大户的科技应用水平、产量与效益,分析了当地粮食生产规模经营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大力推进粮食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加强综合保障服务”等建议。
    信息集锦
    中稻宣
    2010, 16(5): 75-75,63.  DOI:
    摘要 ( )   PDF(194KB) ( )  
    福临门全稻原米 引领主食进入全稻时代
    2010, 16(5): 78-78.  DOI:
    摘要 ( )   PDF(102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