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冯延江,王麒,赵宏亮,等. 我国水稻直播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 中国稻米,2020,26(1):23-27.
|
[2] |
孙建权,殷春渊,王书玉,等. 浅谈华北水稻直播种植关键技术[J]. 中国稻米,2019,25(3):125-128.
|
[3] |
王建飞. 辽宁水稻机械旱直播高产栽培模式研究[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6.
|
[4] |
孙飞扬. 直播水稻生长特性与产量构成关系研究[D]. 南宁:广西大学,2018.
|
[5] |
李瑞峰. 旱直播与移栽条件下粳稻的产量及品质的研究[D]. 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9.
|
[6] |
张佑宏,王治虎,张舒,等. 栽培方式对水稻生育进程、主要病害严重度及产量的影响[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19,38(3):1-6.
|
[7] |
侯景祥. 不同种植模式的黑土区水稻生长生理特征与节水效应[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9.
|
[8] |
肖楠,丛琳,孙晓森,等. 行距对不同穗型旱直播粳稻产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8,49(1):8-13.
|
[9] |
孙永健,朱懿,孙园园,等. 除草剂配施对机械旱直播稻田杂草控制及稻谷产量的影响[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8,36(2):131-137.
|
[10] |
陈书强. 不同节水栽培方式对水稻产量和生育性状的影响及效益风险分析[J]. 节水灌溉, 2020(4):1-5.
|
[11] |
刘建,李慧敏,张芬,等. 调查者在水稻考种中的差异性研究[J]. 种子,2017,36(4):83-86.
|
[12] |
刘鑫. 浙江省水稻区试品种性状差异及其相关性分析[D]. 杭州:浙江大学,2010.
|
[13] |
赵启辉. 分蘖期淹涝胁迫对水稻农艺和品质性状及生理特性的影响[D]. 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3.
|
[14] |
李静. 基于CSSL的水稻抽穗期和穗长QTL 定位及遗传分析[D].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
|
[15] |
刘颖,叶生鑫,彭强,等. 水稻穗长和有效穗数的QTL定位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2016,44(4):86-89.
|
[16] |
LI X, YAN W, AGRAMA H, et al.Mapping QTLs for improving grain yield using the USDA rice mini-core collection[J]. Planta, 2011, 234(2): 347-361.
|
[17] |
张耗,余超,陈可伟,等. 直播方式对水稻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及其成本分析[J]. 农业工程学报,2017,33(13):58-62.
|
[18] |
程建平,赵锋,陈少愚,等. 机械直播与灌溉模式对水稻根系特征和产量的影响[J]. 湖北农业科学,2015,54(23):5 823-5 826.
|
[19] |
孙永健,郑洪帧,徐徽,等. 机械旱直播方式促进水稻生长发育提高产量[J]. 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0):10-17.
|
[20] |
魏永霞,侯景翔,吴昱,等. 不同水分管理旱直播水稻生长生理与节水效应[J]. 农业机械学报,2018,49(8):253-262.
|
[21] |
赵永亮,梁宝忠,唐华晴,等. 水稻不同种植方式的比较试验[J]. 农机化研究,2014,(8):149-152.
|
[22] |
池忠志,姜心禄,郑家国. 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比较[J]. 作物杂志, 2008(2):73-75.
|
[23] |
唐雅莹,王平裕,曹晓利,等. 水稻规模化生产不同种植方式的经济分析[J]. 上海农业学报,2013,29(3):44-4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