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敏, 马旭洲, 王武. 稻蟹共生系统水稻栽培模式对水稻和河蟹的影响[J]. 中国农业科学, 2014, 47(9):1828-1 835.
|
[2] |
苗微, 刘佳敏, 张佳, 等. 稻蟹共作对田间生态环境与水稻生长的影响研究进展[J]. 生态学杂志, 2020, 39(8):2785-2 791.
|
[3] |
董立强, 张睿, 张悦, 等. 辽宁滨海稻区稻蟹种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策略[J]. 中国稻米, 2021, 27(5):126-128+133.
|
[4] |
陈晓云, 孙文涛, 于凤泉, 等.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及生产效益的影响[J]. 土壤通报, 2021, 52(5):1165-1 172.
|
[5] |
孙富余, 田春晖, 孙文涛, 等. 稻蟹综合种养模式化肥农药生态减施技术应用[J]. 农业经济, 2019, 39(1):9-11.
|
[6] |
李楠, 桑海旭, 马晓慧, 等. 滨海稻区稻蟹共作对水田生态的影响[J]. 西南农业学报, 2019, 32(10):2432-2 437.
|
[7] |
江洋, 汪金平, 曹凑贵. 稻田种养绿色发展技术[J]. 作物杂志, 2020, 36(2):200-204.
|
[8] |
马亮, 董立强, 杨铁鑫, 等.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水稻栽植方式筛选研究[J]. 中国稻米, 2023, 29(1):113-116.
|
[9] |
张丁月, 张卫峰, 曹玉贤, 等. 中国稻渔种养系统水稻产量差及影响因素的整合分析[J]. 江苏农业科学, 2022, 50(5):88-95.
|
[10] |
陈晓云, 于凤泉, 李志强, 等. 普通稻田与稻蟹种养田生产及生态特征比较分析[J]. 辽宁农业科学, 2017, 52(2):53-54.
|
[11] |
李嘉尧, 常东, 李柏年, 等. 不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J]. 水产学报, 2014, 38(9):1431-1 438.
|
[12] |
李跃东, 董立强, 隋国民, 等. 辽宁省水稻生产现状分析及技术优化建议[J]. 中国稻米, 2022, 28(6):98-101.
|
[13] |
马亮, 董立强, 田春晖, 等. 稻蟹生态种养产出量及经济效益试验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20, 41(11):38-48.
|
[14] |
马亮, 董立强, 张睿, 等. 稻蟹种养不同模式光合效率及综合效益分析[J]. 东北农业科学, 2021, 46(5):1-6.
|
[15] |
董立强, 杨铁鑫, 李睿, 等. 株行距配置对超高产田水稻产量及根系形态生理特性的影响[J]. 中国水稻科学, 2023, 37(4):392-404
|
[16] |
吕明睿, 高子健, 张欣雨, 等. 不同稻蟹共作模式下的氮磷平衡及生态经济效益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23, 42(1):108-117.
|
[17] |
王世会, 赵志刚, 罗亮, 等. 放养密度对寒区稻-扣蟹共作模式中河蟹生长及水质的影响[J]. 水产学杂志, 2023, 36(2):100-108.
|
[18] |
马亮, 李跃东, 田春晖, 等. 稻蟹生态种养模式优质食味粳稻的稻米营养品质分析[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1, 29(4):716-724.
|
[19] |
陈灿, 焦文献, 袁娇, 等. 中国生态学技术改善稻米品质效果的分析[J]. 中国稻米, 2022, 28(4):12-18.
|
[20] |
刘宇, 曹锦滔, 陈佳琪, 等. 稻田生态种养对土壤性质影响研究进展[J]. 环境生态学, 2021, 3(12):34-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