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稻米 ›› 2011, Vol. 17 ›› Issue (3): 46-49.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1.03.015

• 品种与技术 • 上一篇    下一篇

栽植密度对广两优476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1. 1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064;2 长江大学,湖北 荆州 434023
  • 出版日期:2011-05-20
  • 通讯作者: 程建平
  • 基金资助:

    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0GB2D100297);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6BAD02A02)

Influence of Planting Density on Population Quality and Yield Formation of Hybrid Rice Guangliangyou 476

  • Online:2011-05-20

摘要: 以杂交组合广两优476为材料,考察不同栽植密度对水稻茎蘖动态、群体质量以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株行距为13.3 cm×30 cm(D2)的栽植模式,水稻产量达到9.9 t/hm2,分别较栽植株行距16.7 cm×30 cm(D4)和10 cm×30 cm(D1)处理提高14.5%和7.3%。采用D2栽植模式的水稻具有较高的群体质量,主要表现为群体茎蘖数和叶面积指数(LAI)适中,冠层中功能叶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比叶重较大,群体透光性较好,下部黄叶较少。密度与D2相差不大的宽窄行(D3)处理群体质量也表现出相似的规律。构建适当规模的群体、发挥杂交稻个体分蘖能力较强等优势、提高冠层的光合功能,有利于充分发掘品种的生产潜力,取得高产。

关键词: 栽植密度, 杂交稻, 群体质量, 产量

中图分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