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09年, 第1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9-01-20
    上一期    下一期

    论文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论文
    优质稻米的标准化及管理对策
    唐浩[;];祖智波[];李军民[];吴家全[]
    2009, 15(1): 1-5.  DOI:
    摘要 ( )   PDF(441KB) ( )  
    中国是世界上大米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其稻谷年产量约占全世界的30%。随着加工水平的提高及品质的提升,大米已成为我国大宗作物产品中具国际竞争力的农产品。我国加入WTO后,价格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受到了质量安全标准的挑战,要使我国更多的稻米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必须对优质稻米产品的生产实施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国稻米产品的质量,增强国际竞争力,满足人们对稻米产品日益增长的绿色、无公害、有机化、安全化的需求,推动我国稻米产业向前发展。
    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建议
    章烈辉[] 刘占山[;] 肖启明[] 康听东[] 刘年喜[]
    2009, 15(1): 6-9.  DOI:
    摘要 ( )   PDF(377KB) ( )  
    在总结“十五”期间我国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水稻生产因稻米消费市场变化引起的结构调整、品种多元化、增效简化栽培等重大变革凸现的病虫害新问题,按照生产无公害稻米、保护生态环境、提高水稻生产效益等协调并重的总体思路,提出了与此相适应的水稻重大病虫害可持续控制技术的研究方向和突破点。
    我国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研究进展
    蔡晶;李西明;季芝娟;马良勇;杨长登
    2009, 15(1): 10-15.  DOI:
    摘要 ( )   PDF(540KB) ( )  
    水稻普通矮缩病是由矮缩病毒经多种叶蝉传播的病毒病害。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稻区。近年来,病害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并有进一步扩散的趋势。本文就矮缩病的病毒研究、抗性研究、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等进行了阐述,并针对我国普通矮缩病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况慧云[];徐立军[];黄英金[]
    2009, 15(1): 15-17.  DOI:
    摘要 ( )   PDF(282KB) ( )  
    温度是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子。本文分析了高温热害对水稻的不利影响,并系统研究了高温热害对水稻影响的生理机制,为水稻耐热性育种提供依据,对促进水稻生产持续、稳步发展,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近五年福建省级审定水稻主要米质指标和稻瘟病抗性分析
    黄洪河;郑家团;郑长林
    2009, 15(1): 18-20.  DOI:
    摘要 ( )   PDF(218KB) ( )  
    本文分析了2004~2008年通过福建省级审定的水稻新品种的主要米质指标和稻瘟病抗性,结果表明,110个品种总体平均米质指标较好,且呈逐年改善的良好态势,但仍需加强垩白粒率、垩白度的改良和稻瘟病抗性的提高。
    中低直链淀粉含量优质不育系泸香618A的选育与应用
    蒋开锋[;];郑家奎[;];杨乾华[];万先齐[];杨莉[;];张涛[;]
    2009, 15(1): 20-22.  DOI:
    摘要 ( )   PDF(249KB) ( )  
    泸香618A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用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结合,从复合杂交组合“泸香90B/胜泰1号//金23B”的F4中选择优良单株与K17A杂交和回交转育,育成的一个具有中低直链淀粉含量的香型三系优质不育系。2006年通过四川省技术鉴定,生产上用该不育系已组配出多个优质高产组合。
    寒地早粳稻穗部性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吕艳东[];冯永祥[];郭晓红[];刘丽华[];钱永德[];郑桂萍[]
    2009, 15(1): 23-27.  DOI:
    摘要 ( )   PDF(367KB) ( )  
    针对寒地特殊的生态环境,以180份不同基因型早粳稻为材料,较系统地探讨了穗部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表明,在保证一定穗长的基础上,追求较大的单穗重而且结实良好是超高产育种的主攻方向。着粒密度高是不利于产量提高的,而较高的每穗实粒数,即良好的结实率是获得高产的主要途径。产量与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一次枝梗数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保证一定的一次枝梗数,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每穗的二次枝梗数是提高产量的最有效途径。产量与一次枝梗实粒数、一次枝梗结实率、二次枝梗结实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提高一、二次枝梗的结实率,尤其是提高一次枝梗结实率是寒地水稻超高产育种穗部性状选择的最佳途径。
    广西区2008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中稻宣
    2009, 15(1): 27-27,59,70.  DOI:
    摘要 ( )   PDF(222KB) ( )  
    成都平原水稻超高产栽培的实践与创新
    姜心禄[;];郑家国[];池忠志[;];何树林[;];王少华[;]
    2009, 15(1): 28-29.  DOI:
    摘要 ( )   PDF(136KB) ( )  
    结合川西平原的生态条件和种植制度特点,选择分蘖力强,耐肥抗倒的品种川香9838,于3.5叶时按40cm×35cm规格三角形条栽,每hm^2施纯氮210kg,用量按底肥:追肥1:追肥2:穗肥=5:1:2:2的比例施用,移栽后20d第一次追肥,移栽后40d第二次追肥,倒3叶(或者幼穗分化第三期)追施穗肥,配合中耕、化学除草、科学水浆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措施,获得了12.8t/hm^2的高产。
    受淹杂交中稻蓄留再生稻的关键技术探讨
    刘代银;刘基敏;牟锦毅
    2009, 15(1): 30-33,4.  DOI:
    摘要 ( )   PDF(401KB) ( )  
    本研究对2007年7月上中旬四川东部和南部部分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的杂交中稻的产量损失进行了广泛的生产调查,同时开展了洪灾后蓄留再生稻的割苗时间、留桩高度和发苗肥施用量同田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中稻对洪水淹没最敏感的时期是孕穗末期至齐穗期,可将破口至盛穗期洪水淹没30—40h、孕穗末期和齐穗期淹没48h作为是否割苗蓄留再生稻的重要参考指标。早割苗、低留桩、增施发苗肥是夺取再生稻高产的关键。最佳割苗时间宜安排在洪水退后3~7d,对割下的稻株上部茎叶就地还田是切实可行的。在四川中稻再生稻区,留桩高度20cm,以利用倒4芽和倒5芽为主,有利于提高低节位再生芽的成穗比重,并能保证安全抽穗扬花、灌浆和籽粒充实,实现穗大粒多,最终获得高产。增施发苗肥,有利于提高再生稻有效穗和穗实粒数,从而提高产量,其既高产又经济的枯莆肥用量县每hm^2用尿素225-300kg。
    水稻温汤处理对发芽率的影响及抑制苗期恶苗病和立枯病的研究
    金京德[];杨春刚[];张三元[];原川达雄[];岩石真嗣[]
    2009, 15(1): 34-35.  DOI:
    摘要 ( )   PDF(110KB) ( )  
    对温汤处理方法及温汤处理抑制恶苗病和立枯病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温汤处理影响发芽势和发芽率的临界温度、时间分别为58℃、15min和60'E、10min;不同成熟期和不同米质性状之间发芽势和发芽率差异不明显;处理温度58℃、处理时间15min和处理温度60℃、处理时间10min条件下,抑制恶苗病效果达到99.8%以上;处理温度和时间在56—58℃15min、60℃10min条件下,抑制立枯病效果达到98.0%左右。
    秧龄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吴一梅[];张洪程[]
    2009, 15(1): 36-38,4.  DOI:
    摘要 ( )   PDF(297KB) ( )  
    研究结果表明,机插稻秧苗随着秧龄的延长苗体窜高,秧苗发根力变差,植株植伤重,返青活棵慢,本田营养生长期缩短。随着秧龄的延长,产量下降:产量以秧龄18d最高,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705.7kg/667m^2;秧龄23d其次,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95.9kg/667m^2;秧龄28d第三,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69.5kg/667m^2;秧龄33天最低,3个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29.7kg/667m^2。不同品种间产量表现为杂交粳稻苏优22最高,常规粳稻武粳15其次,常规粳稻扬辐粳7号最低。
    大米储藏特性探讨
    孙强[];孙铭丽[];张三元[];张俊国[];杨春刚[]
    2009, 15(1): 39-42.  DOI:
    摘要 ( )   PDF(291KB) ( )  
    作为全国70%以上人口为主食的大米,其食用面广量大。大米富含淀粉、蛋白质,其蛋白质的生物价与净利用率比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要高得多,营养价值是植物蛋白质中最好的,接近动物蛋白。但大米不耐潮及高温,储存后易陈化,口感及食味也容易发生很大变化,消费者常常因储藏不当而使优质大米丧失其特性。本文对大米的储藏特性进行了分析。
    东南亚水稻生产的潜力和我们的机遇
    高国庆;李维科
    2009, 15(1): 43-45.  DOI:
    摘要 ( )   PDF(241KB) ( )  
    本文论述了2008年以来全球大米价格一路飙升已通过各种传导机制对全球政治和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世界粮食危机形成的原因。同时论述了东南亚国家的水稻生产现状和水稻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东南亚水稻生产缓解世界粮食危机的主要技术措施和杂交稻“走出去”对世界和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
    辽宁杂草稻雌蕊性状的初步研究
    孙健;马殿荣;陈温福
    2009, 15(1): 46-48.  DOI:
    摘要 ( )   PDF(232KB) ( )  
    以辽宁省杂草稻与栽培稻为试验材料,对柱头外露率、柱头表面积、柱头活力3个雌蕊的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参试杂草稻在柱头外露率指标上具有较大的变异幅度,其变幅分别为7.6%~59.3%。以柱头外露率为指标进行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参试材料可被分为两大类,籼稻与粳稻分别被划分在这两大类之中,杂草稻虽无独立类群的划分,但不同编号材料均表现出向某一类分化的趋势。所有参试材料柱头表面积都因品种的不同而具有相对独立的特点,并不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表现。参试杂草稻柱头活力低于参试栽培稻品种。
    2008年国内外市场稻米价格分析与2009年趋势展望
    庞乾林;阮刘青;林海;李西明
    2009, 15(1): 49-52.  DOI:
    摘要 ( )   PDF(306KB) ( )  
    通过对国内和国际市场几种大米价格的变化分析,阐述了2008年国外大米市场的暴涨暴跌,我国稻谷米市场的稳定及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认为我国稻米市场稳定的客观基础是2004年以来我国党和政府尊重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日益完善的粮食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最后展望了2009年我国稻米市场的发展趋势。
    优质超高产杂交中粳新组合徐2优1号的选育及应用
    刘超;王健康;郭荣良;丁成伟;吴玉玲;徐家安;王友霜;胡婷婷
    2009, 15(1): 53-55.  DOI:
    摘要 ( )   PDF(223KB) ( )  
    徐2优1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以不育系徐20111A与优质恢复系徐恢201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粳新组合。该组合外观米质优,食味口感佳,产量优势强,丰产性好,耐肥抗倒,适应性广,200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要点。
    临稻13号的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刘德友[];刘延刚[];陈乃存[];张明红[]
    2009, 15(1): 56-57.  DOI:
    摘要 ( )   PDF(168KB) ( )  
    临稻13号系由山东省临沂市水稻研究所系统选育而成的中早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熟期适中、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良、适应性广等优点。其关键栽培措施:在促进分蘖的基础上提高成穗率,主攻大穗,侧重于依靠粒数和粒重的增加来提高单产。
    津原402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刘浩[];顾红艳[];高增尚[];刘文政[];谷守贤[];张岩[]
    2009, 15(1): 58-59.  DOI:
    摘要 ( )   PDF(137KB) ( )  
    津原402是天津市原种场科技人员采用多亲本复合杂交育成的粳稻品种,属大穗大粒型,具有丰产性好、米质优、抗病性强、适应性广、超高产等优良性状,推广前景广阔。
    白香粳古榆香稻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王国峰[];于忠江[];庞凤琴[];马艳[];雷风燕[]
    2009, 15(1): 60-61.  DOI:
    摘要 ( )   PDF(139KB) ( )  
    古榆香稻2号(白香粳)是内蒙古开鲁县绿龙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研究所系统选育而成的特种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品质优,香味浓,适口性极好,是一个集适口性、浓香型和丰产性于一身的优质白香粳稻新品种,2007年10月经内蒙古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高产杂交晚粳稻新组合浙优12号选育与栽培技术
    王建军;王林友;金庆生;张礼霞
    2009, 15(1): 61-62.  DOI:
    摘要 ( )   PDF(137KB) ( )  
    浙优12号系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杂交晚粳新组合,2008年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浙江省区试和试种示范中,浙优12号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的特点,适宜在浙江省晚稻稻区直播栽培。本文主要介绍了浙优12号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水稻新品种通丰13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周柏明[];崔明元[];李明英[];柳金来[];宋继娟[];刘荣清[];于光磊[]
    2009, 15(1): 63-64.  DOI:
    摘要 ( )   PDF(130KB) ( )  
    水稻新品种通丰13号是吉林省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水稻所利用品种间杂交选育而成,在种植过程中表现出米质优、产量高、抗病性强等特点,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稳产香型弱感光杂交稻新组合博优6636的选育与应用
    杨毅[];王榕宁[];但芳[];杨静波[];陈德清[];黄宏江[]
    2009, 15(1): 64-65.  DOI:
    摘要 ( )   PDF(145KB) ( )  
    博优6636是海南三亚中种种业有限公司用博A和恢复系中种恢6636配组而成的弱感光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稳产、株叶型态好、抗寒性中强、抗倒性强、高抗叶瘟、中抗穗瘟、稻米带有香味等优点。本文介绍了博优6636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优质高产新品种香糯12的特征特性及应用
    洪立芳;张晓东;杨凤萍;李增高;陈绪清;张立全
    2009, 15(1): 66-67.  DOI:
    摘要 ( )   PDF(140KB) ( )  
    京津地区糯稻新品种香糯12,产量水平超过500kg/667m^2,整精米率达到70%,从根本上改变了香糯稻低产、低精米率的局面,为其生产利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本文介绍了香糯12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和栽培要点。
    超级稻基肥与追肥不同比例试验初报
    谭保钦[];赵继华[];李立志[];阳育虎[];曹庆华[];龚述明[]
    2009, 15(1): 67-68.  DOI:
    摘要 ( )   PDF(142KB) ( )  
    笔者开展了3种不同基肥与追肥施用比例对水稻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基肥与追肥施用比例以6:4处理效果最好,分别比基追肥比例7:3和5:5的增产3.5%和5.2%,病虫害减轻,节省农药成本。在超级稻生产中实行测土配方施肥,适当提高基肥施用比例,能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的目的。
    机插育秧壮秧剂培肥方法的技术研究
    蒋祖明[];汤和平[];王智斌[];王光俊[];汤建平[];崔照平[];蒋爱平[];施凌云[]
    2009, 15(1): 69-70.  DOI:
    摘要 ( )   PDF(136KB) ( )  
    比较床土全层不拌壮秧剂和其他任何肥料,盖粒土不拌壮秧剂;床土底层拌壮秧剂,盖籽土不拌壮秧剂;床土表层拌壮秧剂,盖籽土不拌壮秧剂;床土全层拌壮秧剂,盖粒土不拌壮秧剂;床土全层拌壮秧剂,盖粒土拌壮秧剂等五个处理的秧苗素质,笔者认为,机插水稻育秧采用壮秧剂进行床土培肥,以床土全层拌壮秧剂,盖粒土不拌壮秧剂这种培肥方法为佳,16d秧龄的百苗地上部干物重为2.37g,比对照及其他处理明显要重。
    浅述2008年全球水稻生产、价格和技术
    朱德峰;张玉屏;林贤青;陈惠哲
    2009, 15(1): 71-73.  DOI:
    摘要 ( )   PDF(230KB) ( )  
    2008年,预计全球水稻总产、面积和单产分别比2007年增长2.4%,1.5%和1.0%。其中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920万hm^2,预计平均单产(每667m^2产量)比2007年增加3~5kg。与2007年相比,2008年5月全球稻米价格大幅上涨,其中高档籼米、低档籼米、粳米和香米分别上涨124%、159%、40%和74%。5月份以后稻米价格总体回落,9月份高档籼米和低档籼米价格比5月份分别下降27.2%和39.1%,香米价格下降13.0%,粳米价格依然上涨29.0%。为提高水稻产量,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全球研发和推广了水稻生产集成技术、杂交稻技术、非洲新水稻、水稻节水栽培技术、提高氮肥利用率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水稻产量差异弥合技术和省工节本栽培技术等一系列水稻生产技术。
    提高海南省水稻单产的思考
    王宙
    2009, 15(1): 73-75.  DOI:
    摘要 ( )   PDF(268KB) ( )  
    通过总结海南省水稻生产现状和分析影响水稻单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加大新品种推广力度、开展常规稻品种提纯复壮、大力推广实用新技术、引导农民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提高海南水稻单产的措施。
    全国粮油市场稻米平均交易价格(2008年11月~12月)
    2009, 15(1): 76-76.  DOI:
    摘要 ( )   PDF(60KB) ( )  
    新闻集锦
    2009, 15(1): 76-76.  DOI:
    摘要 ( )   PDF(60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