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论与研究
    超高产水稻新组合Y两优900百亩方15.40 t/hm2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李建武1, 张玉烛2, 吴俊1, 舒友林3, 周萍4, 邓启云1, 4*
    2014, 20(6): 1-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01
    摘要 ( )   PDF(659KB) ( )  
    Y两优900是以广适性光温敏不育系Y58S为母本,籼粳杂交选育的偏籼型恢复系R900为父本配组育成的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具有根系发达、穗大粒多、结实率高、株叶形态理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4年在湖南溆浦对该组合进行了较大面积攻关试验,创造了6.84 hm2面积单产15.40 t/hm2的世界纪录。介绍了Y两优900的特征特性,并详细阐述了Y两优900百亩攻关片单产达15.40 t/hm2的高产栽培技术。
    综合信息
    广西区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4, 20(6): 4-,9,41.  DOI:
    摘要 ( )   PDF(431KB) ( )  
    专论与研究
    江苏直播稻发展历程回顾、弊端分析及其对策探讨
    孙统庆, 杨洪建, 李杰, 邓建平
    2014, 20(6): 5-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02
    摘要 ( )   PDF(735KB) ( )  
    简要阐述了人工栽插、抛秧、机插秧、直播稻等几种稻作方式在江苏的应用情况,以及直播稻在江苏省的发展历程,对江苏省直播稻迅速发展的原因、生产中存在的弊端以及生产效益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控制直播稻盲目发展的一些具体措施。
    南通市粳稻安全齐穗和安全成熟期的时间演变研究
    李世峰1, 徐云2, 刘蓉蓉3
    2014, 20(6): 10-1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03
    摘要 ( )   PDF(546KB) ( )  
    以江苏省南通市1951-2010年9月至11月份日平均温度为资料,根据有关界限温度指标,推测保证率为50%、80%和90%的粳稻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成熟期。结果发现,1991-2010年这20年水稻安全齐穗期和安全成熟期较之前的两个20年均有不同程度延迟,80%保证率的安全齐穗期分别推迟8 d、9 d,80%保证率的安全成熟期分别推迟10 d、5 d;同时发现,在气候变暖形势下以20℃作为安全齐穗的指标已经难以发挥指导生产实际的作用,进而提出以齐穗至成熟期有效积温为参考指标,通过安全成熟期向前累加活动积温(≥10℃)的方法来修正安全齐穗期。修正后的安全齐穗期较原推测日期提早25 d左右,即80%保证率安全齐穗期在9月6日左右。
    豫南稻区再生稻品种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
    丰大清, 刘祥臣, 乔利, 余贵龙, 李平
    2014, 20(6): 14-1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04
    摘要 ( )   PDF(428KB) ( )  
    为筛选出适合豫南稻区种植的再生稻品种,本试验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10个再生稻品种头季及再生季的产量和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富两优1号的等权关联度和加权关联度均最大,是豫南稻区理想的再生稻品种;其次是两优6326和皖稻199;丰源优358、穗源9号、两优302等3个品种与目标品种的关联度接近,也可作为再生稻在豫南稻区种植;皖旱优26的关联度较小,与目标品种相差甚远,不适合在豫南稻区作再生稻种植。
    UPLC-MS/MS法检测稻米中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的残留量
    刘峰, 赵琳, 金海涛, 陈国峰, 任红波, 张晓波, 张瑞英*
    2014, 20(6): 18-2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05
    摘要 ( )   PDF(389KB) ( )  
    建立了水稻中提取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测定方法UPLC-MS /MS。稻米样品经乙腈匀浆,上清液经氮气吹干浓缩,过PSA固相萃取柱净化,经UPLC-MS/MS测定,外标法定量。苄嘧磺隆在稻米中的最低检出量为0.1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2 mg/kg,添加回收率为77.7%~91.5%,稻米的RSD为2.9%~8.5%;苯噻酰草胺在稻米中的最低检出量为0.05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1 mg/kg,添加回收率为94.0%~109.0%,稻米的RSD为5.0%~8.2%。建立方法准确、快速、灵敏度高,能够满足苄嘧磺隆和苯噻酰草胺残留量分析的要求。
    石灰性土壤水稻锌临界值及施锌效果研究
    周福余, 丁华萍, 陈斌, 钱钧, 周浩
    2014, 20(6): 21-2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06
    摘要 ( )   PDF(355KB) ( )  
    在氮、磷、钾肥用量处于最佳施肥量,土壤有效锌含量1.0~1.5 mg/kg试验条件下,水稻增施锌肥后,成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株高、穗长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产量明显提高,以施硫酸锌22.5 kg/hm2的处理最高,平均比不施锌处理增产12.7%。不同类型土壤表现一致,但潮土施锌增产幅度明显高于水稻土,且以成穗数增加为主,水稻土处理每穗粒数明显高于潮土处理。通过回归分析,水稻适宜施锌量为21.5~23.0 kg/hm2,产量可达9 300 ~     9 800 kg/hm2。水稻土壤有效锌临界值指标1.48 mg/kg。
    稻文化的再思考(8):古今科技——耕作栽培:从面朝黄土背朝天到把舵铁牛耕种收
    王志刚, 庞乾林*, 章秀福, 林海
    2014, 20(6): 24-2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07
    摘要 ( )   PDF(1052KB) ( )  
    我国水稻栽培历史悠久,从原始的刀耕火种到利用工具造田再到逐步实现耕、种、收全程机械化,人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并不断总结和创新了栽培技术。文章概述了我国古今水稻主要生产环节的技术进步以及水稻栽培理论体系和种植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供人们概略了解水稻栽培技术方面的变迁。
    品种与技术
    施氮量对免耕机插水稻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徐一成, 朱德峰, 陈惠哲*
    2014, 20(6): 30-3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08
    摘要 ( )   PDF(603KB) ( )  
    以中浙优1号为材料,研究了免耕机插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免耕机插的施氮量与产量呈单峰曲线,施氮量增加产量呈先增后减趋势,有效穗数增加但成穗率降低;种植密度降低需增加施氮量才能获得高产;增施氮素能促进叶片变长和提高叶绿素含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适宜施氮有利于氮素的吸收积累。杂交稻免耕机插合理种植密度在21.0丛/m2左右,合理的氮肥用量在180 kg/hm2左右。
    红壤稻田氮密互作对五丰优T025茎蘖动态和产量的影响
    肖小军1, 2, 肖国滨2, 彭小松1, 李亚贞2, 刘小三2, 叶川2, 郑伟2, 黄天宝2, 张昆2, 陈明2, 余跑兰2, 贺晓鹏1*
    2014, 20(6): 34-3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09
    摘要 ( )   PDF(424KB) ( )  
    为筛选出五丰优T025在红壤稻田上的合理氮肥用量和种植密度,本试验以天优998为对照品种,在典型的红壤性水稻土设置了氮肥用量与种植密度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氮密互作条件下五丰优T025的茎蘖动态和产量变化。结果表明,氮密互作下五丰优T025和天优998的分蘖消长动态基本一致,在移栽后60 d(齐穗期),五丰优T025每m2有效分蘖328个,天优998为349个;不同氮肥用量的分蘖数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种植密度之间的分蘖数均存在显著差异,与低密度处理(D21)相比,五丰优T025 D26和D32处理每m2分蘖数分别增加了13.8%~33.1%、6.4%~11.1%,天优998分别增加30.1%~34.9%、5.7%~12.1%;五丰优T025和天优998均以N180D32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10 719.0 kg/hm2和9 682.7 kg/hm2;与天优998相比,五丰优T025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明显要高,由于有效穗数与产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五丰优T025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来实现水稻增产。在南方红壤稻田上,五丰优T025的合理氮密配比为N 180 kg/hm2、栽插密度32万丛/ hm2。
    超高产水稻品种甬优2640和武运粳24号钵苗机插栽培试验研究
    季仁达1, 杨步琴2, 赵晓斌3, 潘恩飞3, 沈实先3
    2014, 20(6): 38-4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10
    摘要 ( )   PDF(508KB) ( )  
    选用具有超高产潜力的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材料,进行钵苗机插与毯苗机插两种育插秧方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地力及栽培管理水平条件下,钵苗机插秧苗素质高,大田活棵快,低位分蘖发生早,成穗率高,穗大粒多、粒重,增产效应显著。同时,在超高产栽培条件下,钵苗机插基部节间增粗,抗倒性增强,成熟期提前。钵苗机插为大面积机插水稻稳定超高产栽培及稻麦两熟周年安全高效生产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不同插植密度对寒地水稻叶片生长的影响
    孙海正
    2014, 20(6): 42-4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11
    摘要 ( )   PDF(385KB) ( )  
    以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空育131、龙粳26为试验材料,在尿素用量为300 kg/hm2、NPK比为1∶0.5∶0.5的施肥水平下,研究了4个插植密度对水稻叶片生长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分蘖力强的穗数型品种空育131的适宜插植密度为1.11~1.35万丛/667 m2,分蘖力中等的穗重型品种龙粳26的适宜插植密度为1.65~2.22万丛/667 m2。
    综合信息
    广东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4, 20(6): 45-,54,68.  DOI:
    摘要 ( )   PDF(311KB) ( )  
    品种与技术
    乌金绿在水稻上的减肥增效试验研究
    吴家强1, 郑小红2, 赵晓美1, 李志毅1, 黄运强2
    2014, 20(6): 46-4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12
    摘要 ( )   PDF(366KB) ( )  
    针对水稻生产中化肥的施用过量、利用率不高的现象,本文应用具有改善根际生物多样性功能的生物质小分子有机碳肥乌金绿,在不减少和减少肥料施用量两种情况下探讨其对水稻减肥增效的作用。结果表明,不减肥施用乌金绿和减肥施用乌金绿,均能提高水稻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增加有效穗数;乌金绿不减肥处理比常规用肥处理增产7.8%,乌金绿减肥处理与常规用肥处理产量相当,可避免化学肥料的浪费和减缓农业面源污染。
    寒地水稻不同类型品种适宜栽培密度探讨
    王翠玲
    2014, 20(6): 49-5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13
    摘要 ( )   PDF(322KB) ( )  
    以适合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种植的穗重型品种绥粳4号和穗数型品种垦鉴稻6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栽培密度试验,以明确第二积温带水稻适宜移栽密度,分析高产形成的原因。试验结果表明,在寒地第二积温带种植,穗重型品种和穗数型品种均以行距24.0 cm、株距13.3 cm 处理时产量最高。
    稻田不同干旱程度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虞来根1, 陈炎忠2, 朱德峰3, 王磊3, 张玉屏3*
    2014, 20(6): 52-5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14
    摘要 ( )   PDF(389KB) ( )  
    以嘉58和甬优12为供试材料,进行了稻田不同干旱程度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重度干旱(田间裂缝深30 cm)导致水稻株高降低,茎、叶、穗干物质量下降,减产30%以上。减产的原因主要是穗子变小,结实率下降。
    栽培措施对稻米增硒降镉效果研究
    颜送贵1, 邓正春2, 郝界州2, 江克平1, 程泽新3, 李斌3, 唐玉梅3, 刘兴海4, 张兴江3
    2014, 20(6): 55-5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15
    摘要 ( )   PDF(441KB) ( )  
    稻米镉含量超标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隐患,威胁着人类健康;硒是人体必需元素,遍布人体所有器官,而且与镉有拮抗作用,能促使镉从人体内排泄。民以食为天,为人们提供富含硒而镉含量不超标的大米,已成为目前普遍的饮食新需求。笔者通过3年的试验研究证实,采取“推广撒施钙镁磷肥,晒田排水时撒施石灰,出穗期实施深水管理,破口抽穗期-乳熟期喷施富硒叶面肥”等综合措施,可以确保在镉含量二级背景值(镉含量0.2 mg/kg~0.6 mg/kg)的土壤中生产出食用安全的“富硒而镉不超标”大米。
    水稻基质育秧不同播种量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
    金军1, 赖清云1, 李伟海1, 李宇光2, 曹雪林3
    2014, 20(6): 59-6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16
    摘要 ( )   PDF(467KB) ( )  
    为探索有机基质料培育标准化壮秧技术,以武运粳23号和“科杰”牌基质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5种不同播种量水平对水稻秧苗地上部与地下部性状、大田茎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增加,秧苗地上部和地下部性状差异较大,在播种量为120~210 g/盘范围内,叶绿素含量、盘结力和根系活力则随着播种量增加而增加,在播种量为150~180 g/盘时基质料育出的秧苗更有利于培育健壮的机插秧苗,具体表现为增穗、增粒作用,可以在大面积范围内推广应用。
    太阳能双波诱虫灯在水稻田的应用效果研究
    冯成玉1, 刘立春2
    2014, 20(6): 62-6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17
    摘要 ( )   PDF(463KB) ( )  
    试验结果表明,8~18W太阳能双波诱虫灯的单灯诱虫数量,随灯泡功率的增大渐趋增多;对稻螟蛉、大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和稻叶蝉等稻田害虫的诱集峰次明显,预警作用较强;对稻螟蛉、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有效控制距离分别为50 m、30 m和20 m左右,近灯区的虫量比远灯区可下降30%以上。
    高海拔稻田养鱼与常规粳稻新品种选择试验探索
    李荣波1, 马应从2, 马卫祖3, 杨正富2, 陈赟娟4
    2014, 20(6): 66-6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18
    摘要 ( )   PDF(378KB) ( )  
    在以往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稻田养鱼的成功经验,通过不断完善试验方案,在高海拔养鱼稻田开展了粳稻新品种选择试验。结果为,养鱼稻田新品种比较试验田稻谷产量575.1 kg/667 m2,鱼产量40.6 kg/667 m2,周边非养鱼稻田稻谷产量645.2 kg/667 m2,试验田稻谷价高,养鱼增收1497.3元/667 m2。
     
    “池塘芦苇稻-青虾”种养结合技术及效益分析
    金国强, 王玉坤*, 徐攀峰
    2014, 20(6): 69-7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19
    摘要 ( )   PDF(313KB) ( )  
    “虾稻共生”模式是近几年来在杭州市余杭区兴起的一种促养增粮模式。本文从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渔稻育秧、渔稻栽种与管理、青虾养殖、虾病防治、青虾捕捞等方面对池塘虾稻生态种养结合技术进行了介绍。
    甬优2640种植表现及钵育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
    於永杰, 李华, 夏龙珠, 钱宗华
    2014, 20(6): 71-7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20
    摘要 ( )   PDF(453KB) ( )  
    引种示范和钵育机插超高产攻关试验表明,甬优2640具有熟期早、熟相好、穗型大、株型好、高温条件下结实率稳定等生育特性。本文研究并总结了甬优2640钵育机插超高产栽培技术要点:培育壮秧、精确机插、精确定量施肥、定量水浆调控、加强病虫防治,以期为甬优2640 的推广应用及钵育机插超高产栽培提供借鉴。
    高产优质杂交晚籼益丰优华占的特征特性及试种表现
    周应林1, 2, 邹细标2, 彭应财3, *
    2014, 20(6): 73-7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21
    摘要 ( )   PDF(379KB) ( )  
    益丰优华占是用江西大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优质三系不育系益丰A,与中国水稻研究所选育的优质强优恢复系华占配组而成的优质杂交晚稻新组合。该组合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达到国标2~3级,稻瘟病抗性好,制种产量高,适应性广,2014年3月通过江西省品种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了益丰优华占的特佂特性、高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泰州市姜堰区3种水稻种植方式的调查分析
    刘晓霞1, 王显1, 李亚伟1, 殷琴2
    2014, 20(6): 76-7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22
    摘要 ( )   PDF(188KB) ( )  
    对姜堰区246户农户、125.38 hm2水稻不同种植方式进行了随机调查。结果显示,在高产水平上,机插秧的产量略低于抛秧,但比直播稻高31.0 kg/667 m2;在中、低产水平上,机插秧的产量略高于抛秧,比直播稻高50.0 kg/667 m2左右。机插秧的成本比抛秧、直播方式低,而净效益却比抛秧高48.2元/667 m2,比直播稻高166.8元/667 m2。表明机插是姜堰区目前3种主要种植方式的最佳选择,也是今后水稻机械化生产的方向。
    不同播期对直播稻株型及穗部性状影响的研究
    赵田芬, 韩根成, 沈庆雷
    2014, 20(6): 78-8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23
    摘要 ( )   PDF(295KB) ( )  
    通过研究淮稻5号、武育粳3号、武运粳21号等3个品种不同播期对直播水稻株型及穗部性状的影响,以期塑造直播水稻理想株型。结果表明,在海丰种植条件下,直播水稻最佳播期为6月上旬。随着播期推迟,株高下降,下部节间增长,上部节间变短;同一品种在播期推迟情况下,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及每穗粒数均呈减少趋势,不同品种减少幅度存在差异;在推迟播期情况下,武运粳21号、淮稻5号的株高与穗型受到的影响比武育粳3号小,产量的影响也相对较小。
    综合信息
    福建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4, 20(6): 80-,83.  DOI:
    摘要 ( )   PDF(233KB) ( )  
    品种与技术
    吉优225的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李瑶1, 聂元元2, 毛凌华2, 李永辉2, 蔡耀辉2, 颜满莲2*
    2014, 20(6): 81-8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24
    摘要 ( )   PDF(443KB) ( )  
    吉优225是江西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杂交晚籼新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性强等特点。本文介绍了其主要特征特性,同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秀洲区单季杂交晚粳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严冬晖
    2014, 20(6): 84-8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25
    摘要 ( )   PDF(326KB) ( )  
    秀洲区是浙北晚粳稻主产区,为选择适宜本区作单季直播稻种植的杂交粳稻新品种,组织引进了一批杂交粳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以为大面积生产上选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浙优18、甬优538、春优84等3个品种丰产性较好、适应性广、抗逆性较强,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可以在本区扩大推广种植。
    综合信息
    河南省2014年审定通过的水稻新品种
    2014, 20(6): 86-86.  DOI:
    摘要 ( )   PDF(130KB) ( )  
    各地稻米
    福州市种粮大户发展现状及扶持对策
    叶卓枫
    2014, 20(6): 87-8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26
    摘要 ( )   PDF(374KB) ( )  
    分析阐述了福州市种粮大户发展现状,及其在发展粮食生产中的作用与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扶持种粮大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业界风彩
    德高望重   勇攀高峰——记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研究员
    苏岩1, 胡铁华2
    2014, 20(6): 90-9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4.06.027
    摘要 ( )   PDF(301KB) ( )  
    综合信息
    《中国稻米》2014年1~6期总目录
    2014, 20(6): 92-93.  DOI:
    摘要 ( )   PDF(472K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