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过刊目录

    2019年, 第25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19-03-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论与研究
    品种与技术
    全选选: 隐藏/显示图片
    专论与研究
    2018年我国水稻产业形势分析及2019年展望
    徐春春,纪龙,陈中督,周锡跃,方福平*
    2019, 25(2): 1-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01
    摘要 ( )   PDF(550KB) ( )  

    2018年我国水稻面积结构性调减,单产再创历史新高,每hm2产量首次突破7 000 kg,总产连续八年稳定在2亿t以上;国内稻米市场持续低迷,明显弱于2017年;大米进口量略有减少,出口量大幅增长;品种审定数量大幅增加,特色品种起步;绿色技术体系逐步完善,绿色生产技术呈现较快发展势头。预计2019年我国水稻面积下降、单产稳定,品种结构继续优化升级,市场价格止跌企稳,绿色技术推广加快。

    喷施不同化学制剂对高温胁迫水稻干物质积累与碳氮代谢的影响
    江晓东1,2,华梦飞1,费日超3,姜琳琳1,杨沈斌1,郭建茂1
    2019, 25(2): 4-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02
    摘要 ( )   PDF(751KB) ( )  

    以陵两优268为研究对象,采用盆栽试验,在水稻拔节末期连续3 d对叶片分别喷施22.04 mmol/L磷酸二氢钾(KH2PO4)溶液和20.0 mmol/L的氯化钙(CaCl2)溶液,以喷施蒸馏水为对照,然后利用人工气候箱进行5 d高温处理(6∶00—18∶00,40℃±0.5℃/18∶00—次日6∶00,30℃±0.5℃,日平均气温为35℃),在高温处理5 d期间和高温处理结束5 d后分别测定水稻剑叶光合速率、叶片和茎秆的干物质量、含氮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成熟时测定产量,以探讨不同化学制剂对高温胁迫水稻干物质积累与碳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温胁迫下和高温结束后的恢复过程,喷施2种化学制剂皆可提高水稻剑叶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提高水稻叶片和茎秆的干物质量、含氮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喷施2种化学制剂均能提高水稻的穗粒数和结实率,每穗粒数分别比对照多21.00粒和18.66粒,结实率分别高10.83%和5.90%,穗粒重分别高0.44 g和0.36 g。喷施22.04 mmol/L KH2PO4溶液的处理提高水稻抗高温胁迫能力效果要好于喷施20.0 mmol/L CaCl2溶液的处理。

    水稻超干种子耐热性与应用探究
    叶世青
    2019, 25(2): 10-1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03
    摘要 ( )   PDF(658KB) ( )  

    对水稻超干种子的烘干方法进行了筛选,并对不同状态种子的耐高温能力进行了试验比较,并对超干种子耐藏性、破除种子休眠、灭杀种传病害的效果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水稻超干种子安全有效的烘干方法是“先低温(45℃)后高温(65℃~75℃)”两段法;水稻种子耐高温干热能力从强到弱依次为超干种子>干种子>潮种子>鲜种子>湿种子>露白种子;水稻超干种子制备后立即用种子害虫咬不破不透气材料进行密封保存,可以长时间储存,并保证种子发芽率不下降;利用超干种子的耐热性,采用高温干热破除种子休眠和灭杀种传病虫害效果显著。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机插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屈成1,杨漫1,吴旺嫔1,刘芬1,王悦1,陈光辉1,2*
    2019, 25(2): 16-1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04
    摘要 ( )   PDF(598KB) ( )  

    以中早39和陆两优996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机插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早39和陆两优996以播前用烯效唑浸种的处理叶龄、茎基宽、百株鲜质量相对较大,分别为3.52叶和3.81叶、0.25 cm和0.27 cm、21.15 g和23.48 g,而漏插率、翻倒率、伤秧率和勾秧率分别降低了38.0%~69.0%、44.0%~58.0%、14.0%~26.0%和22.0%~40.0%,全生育期缩短1~2 d,产量最高分别达7.97 t/hm2和8.39 t/hm2;播前用多效唑喷施的处理产量次之,但全生育期延长了2 d。用烯效唑浸种对中早39的增产优势更为明显。

    天津产优质稻米和“稻花香”食味特性的比较
    刘建1,杨勇2*,杜锦1,曹高燚1,赵飞1,崔晶1,向春阳1,王景余2
    2019, 25(2): 20-2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05
    摘要 ( )   PDF(526KB) ( )  

    以3个天津优质米品种和区试对照品种津原45为供试材料,与黑龙江省五常市生产的“稻花香”进行了稻米品质比较,同时通过食味品尝试验对稻米的食味做出了评价。结果表明,天津产优质米除加工品质优于“稻花香”外,蛋白质含量明显较高,而糊化特性中的最高粘度、崩解值较低,消减值较大,糊化特性劣于“稻花香”,食味品尝中综合评价值较低。

    低温下不同香稻品种苗期的形态生理响应
    赖日芳1,2,3#,栗书莹1#,岑振博1,甘道建4,唐湘如1,2,3,段美洋1,2,3,潘圣刚1,2,3,田华1,2,3,王树丽1,2,3,莫钊文1,
    2019, 25(2): 24-2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06
    摘要 ( )   PDF(557KB) ( )  

    对不同香稻品种苗期的耐冷性进行初步鉴定和评价,以筛选出耐冷性较强的香稻品种,为香稻苗期的低温伤害机理提供依据。以超级常规香稻玉香油占为对照,研究了低温对7个常规香稻品种(巴斯马蒂、桂香占、农香18、湘晚籼13、象牙香占、中香1号、美香占2号)苗期的幼苗素质、幼苗光合生理特性、幼苗叶片叶绿素荧光、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桂香占、农香18、湘晚籼13、中香1号及美香占2号的成活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而巴斯马蒂和象牙香占的成活率则比对照显著降低;香稻品种干质量增长变化幅度为14.84%~39.84%,鲜质量增长变化幅度为2.17%~28.34%,农香18、湘晚籼13及中香1号的干质量和鲜质量受低温影响较小。此外,低温处理后,株成活率较高品种幼苗在光合生理特性、荧光特性、抗氧化酶活性等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桂香占、农香18、湘晚籼13、中香1号及美香占2号在苗期有较强的耐低温能力,而巴斯马蒂和象牙香占的耐低温能力则较差。

    秀水134为背景的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
    孟卓玲#,曹玉洁#,单丹丹,方春,缪小菲,费月新,方柄杰,王越,赵文佳,侯璐燕,吴敏,吴洪恺*
    2019, 25(2): 29-3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07
    摘要 ( )   PDF(912KB) ( )  

    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作为发掘和鉴定有利基因的有力工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研究以秀水134为背景亲本,以扬稻6号为供体亲本,构建了一套染色体片段代换系。该代换系包含53个株系,其代换片段长度在7.4~182.15 cM之间,占水稻全基因组的0.49%~12.15%,平均占水稻全基因组的5.0%。这套代换系的代换片段总长度为1 995 cM,覆盖水稻基因组的1.33倍。本文还对染色体片段代换系的构建策略和应用进行了讨论。

    黑稻品种洋黑3号农艺性状及花青苷色素积累规律研究
    代国红1,周宝龙 2*,周佳3,王艳龙4,王光中5,牛森5,李成德6,闫建洲7
    2019, 25(2): 35-3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08
    摘要 ( )   PDF(630KB) ( )  

    花青苷色素是黑稻种皮和颖壳呈色的主要物质,属植物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改善微循环、改善视敏锐等多种作用。以洋县黑米名特作物研究所提供的黑稻品种洋黑3号为材料,研究了有效积温、海拔、播种时间等环境因子对黑稻颖果发育过程中花色苷积累规律以及温度、海拔等外界环境因素对黑米产量、花色苷的影响。结果显示,花色苷在颖果果皮沉积具有时序性,黑稻花色苷积累是在乳熟期和蜡熟期,抽穗后2~4周是主要积累时段;气温过高不利于颖果着色,适度低温能延长颖果的着色时间;选择合适的播种期,使稻株的颖果生长期处于光照较强、平均气温在21℃~23℃、昼夜温差大的秋季,有利于产量增加和花色苷含量提升。洋黑3号适宜在海拔800 m以下的区域生长,海拔700 m以下的区域最佳。平川及海拔500 m以下地区种植,选择在4月中旬播种;海拔500~600 m种植区,选择在4月上旬后期播种;海拔600~700 m种植区,选择在4月上旬前期播种。

    水稻OsDUF393 基因编辑突变体的创建
    王荃,石雨鹭,邳瑞雪,孔晓聪,靳亚军,梁闪闪,张泗举,栾维江*
    2019, 25(2): 40-4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09
    摘要 ( )   PDF(817KB) ( )  

    DUFs家族是一类未知功能结构域蛋白家族,转录谱和蛋白谱分析发现,DUFs蛋白在生物的生长和发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DUFs基因功能的研究将有助于了解生物体复杂的生长发育机制。目前该家族基因功能仍鲜见报道。为了探究水稻(Oryza sativa)OsDUF393(Domains of Unknown Function 393)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水稻DUFs家族基因OsDUF393的载体,同时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将构建的CRISPR/Cas9载体转化水稻品种中花11中,经潮霉素抗性基因鉴定,获得了100株T0代转基因植株。对转基因植株的靶位点进行测序分析后发现有单碱基插入和大片段DNA序列缺失2种类型。通过RT-PCR分析突变体中OsDUF393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目的基因在不同纯合编辑突变体中转录水平均有下降。上述结果表明,CRISPR/Cas9重组载体成功实现了对OsDUF393基因的定向编辑。这些编辑突变体材料为后续该基因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2010—2014年黑龙江审定水稻品种骨干亲本分析
    程芳艳1#,王继亮2#,孙翊轩1,刘文志1,刘永巍1,李春光1*, 徐正进3*
    2019, 25(2): 46-49.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10
    摘要 ( )   PDF(431KB) ( )  

    2010—2014年黑龙江省审定通过的84个水稻品种中,第一积温带审定品种追溯三代的骨干亲本有辽粳5号、合江20、上育397、庄内32、秋光,追溯两代为五优稻1号;第二积温带主要骨干亲本有绥粳4号、绥粳3号、空育131、垦稻10;第三积温带的骨干亲本有绥粳4号、绥粳3号、空育131;第四积温带审定水稻品种6个,空育131衍生2个品种。由这些骨干亲本再向上追溯的骨干亲本为松前、藤系138、富士光、藤系137、虾夷、合江20等。

    海南地方稻新种质抗病虫鉴定与评价
    唐清杰,严小微,唐力琼,陈健晓,岑新杰*
    2019, 25(2): 50-5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11
    摘要 ( )   PDF(438KB) ( )  

    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和三化螟是海南水稻生产的主要病虫害。为选育多抗水稻品种,本研究对选育的7个地方稻新种质进行了自然诱发病圃鉴定及田间喷雾和人工接种鉴定。结果表明,恢复系海恢1558抗稻瘟病和三化螟,中抗白叶枯病;恢复系海恢227抗白叶枯病和三化螟;红米海农红1号抗白叶枯病,中抗稻瘟病;海丰黑糯2号中抗白叶枯病和三化螟。

    贵州黔东南地方稻种香禾糯的研究进展
    李杰1,郑晓峰1,黄刚1,冯跃华2*
    2019, 25(2): 53-5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12
    摘要 ( )   PDF(876KB) ( )  

    香禾糯是侗族地区长期并广泛种植的,品种类型较为丰富多样,并与当地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相适应的一类地方特色稻品系,具有抗寒、抗病、耐瘠、耐旱、耐涝、耐荫等优异性状,且稻米营养品质优良,气味芳香浓郁。贵州黔东南是香禾糯的主要种植区域,而香禾糯对当地的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亦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有关黔东南香禾糯的研究状况,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品种与技术
    秧龄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钵苗机插产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张军,方书亮,李必忠,张永进,刘忠红,周冬冬
    2019, 25(2): 59-6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13
    摘要 ( )   PDF(544KB) ( )  

    钵苗机插条件下,以中熟中粳稻连粳10号、迟熟中粳稻南粳9108和籼粳杂交稻甬优264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秧龄处理对不同类型粳稻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和物质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熟中粳稻最高产对应的秧龄处理为20 d,产量达710.68 kg/667 m2,而迟熟中粳稻和籼粳杂交稻以秧龄35 d处理产量最高,分别为749.26 kg/667 m2和849.38 kg/667 m2。可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最高产对应的秧龄不同,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茬口的安排和品种的生育期选择适宜的品种类型,才能充分发挥钵苗机插稻高产、优质、高效的优势。

    节水灌溉下节水抗旱稻品种沪优2号产量优势及其生理基础
    施鸿鑫1,孙雄彪2
    2019, 25(2): 64-6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14
    摘要 ( )   PDF(618KB) ( )  

    为探明节水抗旱稻品种在节水灌溉条件下的产量优势与生理基础,以新培育的节水抗旱稻品种沪优2号为材料,以高产杂交稻内5优8015为对照,设置2种灌溉模式(常规灌溉与节水灌溉),研究了2种灌溉模式下沪优2号和内5优8015的种植表现。结果表明,在常规灌溉下,供试品种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产量均高于9 t/hm2;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灌溉显著降低了对照品种的产量,降幅达到27.4%,而对节水抗旱稻品种产量影响较小。节水抗旱稻品种在节水灌溉下保持较高的产量,主要得益于其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较高的分蘖成穗率、每穗粒数和结实率,齐穗期有较大的根系生物量以及较深的根系分布,且复水后有较高的根系氧化力。

    机直播早籼稻施硅的增产效应及其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郑厚亮1#,王文霞2#,王建忠1,刘宏志1,邓伟明3,陈福祥3,舒伍星3,曾研华2*
    2019, 25(2): 67-71.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15
    摘要 ( )   PDF(537KB) ( )  

    以常规早籼稻品种江早361为试验材料,在机直播条件下,研究了增施硅肥对早籼稻的增产效应及其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硅肥对照相比,增施硅肥可显著增加早籼稻产量,增幅为13.18%。早籼稻增施硅肥,有利于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根系活力,缩短茎秆节间长度,促进基部节间充实,同时改善叶片形态,提高剑叶光合效率。此外,增施硅肥还有助于提高籽粒氮、磷、钾和硅素的吸收与积累,使机直播早稻具有较好的生理生态特性。

    宽窄行栽培技术在再生稻上的应用研究
    周巍1,王万洪1,郑普兵2,覃艳丽2,王莹莹2
    2019, 25(2): 72-74.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16
    摘要 ( )   PDF(373KB) ( )  

    以丰两优香1号为试验材料,对宽窄行栽培方式在再生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宽窄行栽培可增加水稻间的通风透光性,减少纹枯病、稻瘟病的发生;便于田间的机械施药、施肥,对水稻造成的机械损伤轻,能减少再生稻头季收割时的机械碾压;宽窄行栽培还可充分发挥水稻边际效应,获得更高产量。

    中药肥对膜下滴灌水稻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赵双玲1,王永强1*,胡成成1*,刘小武1,李丽1,杨国雄2
    2019, 25(2): 75-7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17
    摘要 ( )   PDF(377KB) ( )  

    以水稻品种C1和C2为材料,研究了中药肥对膜下滴灌水稻生育期、分蘖动态、株高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中药肥能够缩短膜下滴灌水稻的生育期,增加株高,提高群体有效分蘖比例,减少无效分蘖的发生,增加千粒重,降低直链淀粉含量,最终增加膜下滴灌水稻的产量及提高稻米品质。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侵染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贾华凑1,徐红星2,吴璀献3,朱旭东3,盛仙俏4*
    2019, 25(2): 77-8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18
    摘要 ( )   PDF(551KB) ( )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RBSDV)自2001年被首次发现以来,每年均有一些田块因该病而绝收,但目前关于该病害发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报道较少。本文调查了不同水稻品种感染SRBSDV后对产量的影响以及不同防治措施对产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水稻处于发病初期(1级)稻谷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不同品种相同发病级别的结实率和千粒重之间差异不显著;同一水稻品种结实率随SRBSDV发病程度加重而显著下降;科学防治稻田的SRBSDV病情指数(6.0%)显著低于农户自行防治稻田(48.6%)。农户自行防治稻田产量损失达65.0%以上。本研究旨在为明确该病害不同发病程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提供依据。

    宁夏引黄灌区直播稻宽窄行栽培技术研究
    李宗泽,张战胜,韦峰,王昊,杨飞
    2019, 25(2): 81-8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19
    摘要 ( )   PDF(397KB) ( )  

    以富源4号和东稻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宽窄行种植和普通行距种植对直播稻株高、分蘖、产量及主要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能增加直播稻株高和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并显著提高产量;与等行距种植相比,采用宽窄行种植,富源4号和东稻4号的有效穗数分别高18.5%和4.3%,总粒数分别高18.08%和1.8%,结实率分别高0.26%和0.47%,产量分别增加7.78%和3.00%。说明宁夏引黄灌区直播稻采用宽窄行种植有利于获得高产。

    膜下滴灌水稻田间杂草稻的发生及综合防控
    朱江艳,银永安*,王永强,陈伊锋
    2019, 25(2): 84-8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20
    摘要 ( )   PDF(449KB) ( )  

    本文综述了杂草稻的概念、发生情况、形态特征、对膜下滴灌栽培稻的影响以及杂草稻的综合防治技术。明确了杂草稻是稻田的一种主要杂草,形态与水稻极为相似,防治比较困难。只有采用种源控制、加强栽培管理和开发相应的除草剂等综合防治措施,才能有效控制杂草稻的蔓延和危害。

    生物菌肥对丹东地区水稻产量性状和品质的影响
    王鹏,吴云艳
    2019, 25(2): 86-8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21
    摘要 ( )   PDF(318KB) ( )  

    以丹粳17、丹粳21、中丹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氮肥水平条件下生物菌肥对丹东地区水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肥水平下,施用生物菌肥能够提高稻米籽粒的长宽比,显著降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稻米的胶稠度、粗脂肪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稻米的食味值,改善了稻米的食用品质。

    江油市稻鸭共育关键技术及效益初探
    吴茂力1,董绍斌1,刘明海2,杨肖潇2,蒋涛2,马蓉2
    2019, 25(2): 89-9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22
    摘要 ( )   PDF(363KB) ( )  

    近年来,江油市通过实施稻鸭共育模式,打造了“台沃生态米”“台沃生态鸭”地方农业品牌,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本文从品种选择、肥水管理、鸭子放养、病虫草防控及收储等方面简要介绍了该模式的关键技术,以期为浅丘区农户提供借鉴。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杜友1,卢灿炯2,张园1,徐振兴1
    2019, 25(2): 91-93.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23
    摘要 ( )   PDF(473KB) ( )  

    以丰两优1号为材料,对比研究了规格化育秧和大田泥浆育秧两种育秧方式对水稻秧苗素质、栽插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田泥浆育秧的秧苗素质好于规格化育秧,但秧苗插前均匀度合格率低于规格化育秧;规格化育秧栽插质量高于大田泥浆育秧,表现为其伤秧率和漏秧率明显低于大田泥浆育秧,均匀度合格率和作业效率高于大田泥浆育秧;产量方面,规格化育秧的水稻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均高于大田泥浆育秧,差异显著,主要是因为规格化育秧的有效穗数明显高于大田泥浆育秧。

    优质抗病两系杂交中籼稻徽两优985的选育及应用
    张德文1,洪军2,汪婉琳1,张伟1,杨前进1
    2019, 25(2): 94-96.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24
    摘要 ( )   PDF(384KB) ( )  

    徽两优985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1892S与自育大粒、抗病恢复系9Z007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病、高产两系杂交中籼稻新组合,具有生育期适中、株高适宜、高产稳产、耐肥抗倒、抗性较强、米质上等、制种产量高等特点,2017年7月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本文总结了其选育经过和栽培制种技术要点。

    秸秆全量还田下稻麦周年高产机械化栽培技术
    王爱莉,孙敬东,刘云飞
    2019, 25(2): 97-98.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25
    摘要 ( )   PDF(279KB) ( )  

    从栽培模式、播期搭配、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小麦机条播、水稻育秧、肥料运筹、病虫草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方面阐述了南粳9108机插-宁麦14机条播秸秆全量还田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的稻麦周年高产提供技术支撑。

    云南山地梯田水稻滚直播栽培技术应用分析
    陆定科1,邓金玉1,普世皇2,罗萍1, 陆坤华1,张江丽2,张春龙2,金寿林2,李娟2,韦永毕1,黄大军2,陈丽娟2,文建成2*
    2019, 25(2): 99-102.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26
    摘要 ( )   PDF(516KB) ( )  

    人工移栽是中国实现水稻丰产成功的栽培技术。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锐减,农业生产已出现用工缺乏的现象,致使人工移栽较难适应当前我国农村的发展。因此,探索和发展轻简栽培技术已成为水稻生产的重要研究方向。本研究结合云南优质八宝米生产,连续2年开展了人工移栽和滚直播水稻栽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移栽相比,滚直播栽培生育期缩短约7 d,株高、有效穗数、倒伏性、稻瘟病发病率和产量等农艺性状都无显著差异,在栽秧和育苗2个环节用工量减少,在大田整理和苗期除草2个环节用工量增加。总体上,整个生产季节滚直播减少人工费约300元/667 m2,能有效缓解农村栽秧季节集中用工的矛盾。研究结果可为云南山地梯田水稻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滨海稻区稻瘟病发生动态及田间药效评价
    车喜庆,桑海旭*,王井士,马晓慧,荆华,洪晓松
    2019, 25(2): 103-105.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27
    摘要 ( )   PDF(429KB) ( )  

    为明确辽宁水稻产区稻瘟病发生规律并筛选出高效低毒化学药剂,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高感品种对3种主栽品种田间诱导发病并进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供试品种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盐丰47最高达50.88,盐粳16最低仅为6.14;8月5日—15日为叶瘟发生的关键期;吡唑醚菌酯乳油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及增产效果在参试药剂中均最好,肟菌·戊唑醇水分散颗粒剂效果次之。

    基于农药减量下植保无人机施药对水稻病虫害防效的影响
    彭志清1,柏超2,宁国云2*
    2019, 25(2): 106-107.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28
    摘要 ( )   PDF(285KB) ( )  

    浙江省长兴县2017年开展了大面积水稻病虫害植保无人机施药试点,并进行了减少农药使用量20%和助剂应用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农药使用量减少20%时,无人机施药防治效果下降,添加助剂具有增效作用,防治效果接近常规用药量。应用植保无人机防治水稻病虫害试点取得了良好的防效。

    新疆水稻穗腐病综合防控技术
    马盾1,文孝荣2,王奉斌1,张燕红1,袁杰1*,赵志强1, 贾春平1
    2019, 25(2): 108-110.  DOI: 10.3969/j.issn.1006-8082.2019.02.029
    摘要 ( )   PDF(411KB) ( )  

    随着近年来气候变化以及水稻高产优质种植技术的推广,新疆稻田穗腐病的发生年度间趋于频繁、为害程度趋于加重。为此,笔者针对新疆主要水稻产区稻田穗腐病的发生条件、为害特点、水稻品种抗病性、田间药剂预防及农业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并制定了一套新疆稻田穗腐病综合防治和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其发生为害,确保水稻增产增收和稻米品质优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