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朱旺, 张徐彬, 耿孝宇, 陈英龙, 戴其根, 周桂生, 韦还和, 孟天瑶. 盐害和干旱影响水稻根系形态生理和产量形成及其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23, 29(3): 34-40. |
[2] |
王丰. 华南优质杂交水稻品种选育与发展[J]. 中国稻米, 2022, 28(5): 107-116. |
[3] |
唐文帮, 陈晓军, 张桂莲, 邓化冰, 胡远艺, 田妍.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现状与技术突破[J]. 中国稻米, 2022, 28(5): 20-27. |
[4] |
杨远柱, 王凯, 符辰建, 符星学, 吴亚先, 孙毛山, 谢志梅. 实用籼型水稻温敏核不育系种质创制进展及未来主攻方向[J]. 中国稻米, 2022, 28(5): 28-38. |
[5] |
赵健, 尹合兴, 朱承祺, 刘定富, 方福平, 沈志成, 应继锋. 中国水稻百年育种的一些标志性品种[J]. 中国稻米, 2022, 28(5): 66-73. |
[6] |
肖德顺, 徐冉, 王丹英, 陈松, 褚光, 刘元辉, 章秀福, 徐春梅. 根表铁膜对水稻磷素吸收影响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22, 28(4): 1-5. |
[7] |
景文疆, 杨颖, 马强, 吴昊, 张瑛, 顾汉柱, 叶苗, 张耗. 水稻根系特征与稻米品质的关系研究进展[J]. 中国稻米, 2022, 28(4): 35-39. |
[8] |
王慧, 张从合, 严志, 申广勒, 周桂香, 杨韦, 方玉, 黄艳玲, 庞战士, 李方宝. 荃两优系列杂交稻品种耐热性与稻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稻米, 2022, 28(4): 79-83. |
[9] |
徐冉, 胡倩, 褚光, 陈松, 徐春梅, 刘元辉, 莫红华, 章秀福, 王丹英. 稻田增氧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特征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2, 28(3): 1-5. |
[10] |
从夕汉, 阮新民, 施伏芝, 杜弘杨, 罗玉祥, 罗志祥. 高配合力优质籼型两系不育系504S的选育与应用[J]. 中国稻米, 2022, 28(3): 106-108. |
[11] |
卢春玲, 周洪友, 胡跃翠, 王志万. 杂交水稻覆膜旱作节水栽培技术在文山州的应用表现及栽培要点[J]. 中国稻米, 2021, 27(6): 128-129. |
[12] |
尹小红, 陈佳娜, 雷涛, 陶醉, 肖正午, 陈鸽, 黄敏. 生物炭对土壤化学性质及水稻苗期生长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1, 27(5): 90-92. |
[13] |
张琴. 杂交水稻种业“走出去”的成功探索与发展趋势[J]. 中国稻米, 2021, 27(4): 104-106. |
[14] |
王晓珂, 刘婷婷, 许桂玲, 冯跃华, 彭金凤, 李杰, 罗强鑫, 韩志丽, 卢苇, PHONENASAY Somsana. 基于冠层高光谱遥感的杂交水稻植被指数氮素营养诊断模型[J]. 中国稻米, 2021, 27(3): 21-29. |
[15] |
徐富贤, 张林, 熊洪, 周兴兵, 朱永川, 蒋鹏, 刘茂, 郭晓艺. 高温和肥水调控对川东南杂交水稻结实率的影响[J]. 中国稻米, 2021, 27(2): 44-46. |